第495章 民科(2 / 5)
曾良君和楚南义进去的时候,正好就听到学校的铃声响了起来,一群在户外活动的学生2就往教室里面跑去。
两人从操场穿过去后,就顺着旁边的走廊来到教学楼,两人在一个班级的门口站了一会儿,里面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准备拿着讲义讲课,在看到楚南义后,他就对学生们说:“你们先自习,将P145到P150的课题复习一遍,”随后这位老师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好,楚先生。”
“你好,萧老师,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开天科技的总裁,曾良君,曾总,曾总,这位是萧老师。”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三人就一边说话一边朝外面走去。
走到操场上面的时候,旁边有几个班正在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正喊着哨子让大家立正。
萧老师当然是听说过曾良君的,不过他是个很稳重的人,即便知道了曾良君的身份,脸上没有露出太过于惊诧的表情,而是淡淡的点点头,然后就跟着两人。
他话不多,可是对曾良君的问题是有问必答。
这个时候曾良君忽然问问道:“萧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企划书上面的那些数据虽然不太精确,不过不少数据想要获取或者计算,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请问那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些信息,据我所知,好像都不是现代推出的理念了。”
那些信息也不能够说是错误的,只是相对现在的研究方法,显得非常陈旧。
萧老师笑了笑,说道:“曾总真的是很敏感的人,那些数据,不是现代的,只有语言是现代的,还有利用现代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加工,可是整个构架其实是我父亲做出来的。”
“你父亲?”曾良君怔了怔,问道。
“对,我父亲,我的父亲叫萧景林。”萧老师介绍道。
“什么,萧景林是你的父亲?”
萧景林对普通人来说名气不大,但是对于华夏的科研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无人不知。他是上世纪中期华夏国内著名的工程师,曾经担任过中科院的副院长,主导过国内好几个大型项目。
后来萧景林在那个****的年代,被打成了右派,实际上那个年代只要是做科研工作的人几乎都是无法幸免。原因很简单:大方向错误。现代科学这一两百年的发展,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如果不依靠西方人的那一套套的定律和理论,根本就无法展开科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