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调戏鸠摩智(3 / 4)
,名为如来藏,此佛身,非色身,非因缘身,非有漏之身。”
“【大佛顶首楞严经】所言: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妙明真心,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性,无生,故不灭,我非虚无,此心非得,无从得处,故然不失,是本然存在。有者当有,无者当无,初有终有,初无终无,无中生有,有灭成无,皆是戏论,是动静法。”
他这答的倒是详细,可是陈萧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不过嘴上可不能这么,还是再问一次:“和尚为何要剃度,国师可还没说。”
鸠摩智耐心答道:“世界本为虚幻,人生亦是苦难,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和尚剃发代表去掉烦恼和错误习气,去掉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不知小施主以为然否?”
陈萧听的暗自点头,这鸠摩智这牌坊立的果然够大够给力,难怪能当上国师。却又问道:“那佛家弟子都有哪些戒律?”
这更简单,简直就是张口就来的东西,鸠摩智答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陈萧又问:“那不杀生,这一条戒律,国师是要打算破了?”
鸠摩智笑着答道:“只要小施主写下六脉神剑的图谱,小僧自然不会杀生。”
陈萧再问:“不偷盗,国师倒是没偷盗,可是却抓了小子索要剑谱,这无异于明抢,国师以为如何?”
鸠摩智答:“此为借,而且小僧也绝不观看,与抢绝无半点关系。”
靠,尼玛这算不算是“出家人的事,怎么能叫抢呢?”
不过这些还都只是开胃小菜,既然要调戏他,下面才是正题:“那国师如何看待不邪淫这一条?对了,这一条是不是就是佛家所说的戒色?”
鸠摩智郑重道:“正是。小僧一生念佛,视世间一切女子皆为红粉骷髅,平生从未与任何女子有过接触。”
这咱当然知道,不过咱关心的不是你跟谁家姑娘有染,咱关心的是下面的问题:“那国师以为,佛家是希望世间念佛的和尚越多越好呢,还是越少越好?”
这还用问么?鸠摩智想都没想:“当然是越多越好。”
陈萧再问:“那和尚都戒色?”
“都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