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开(8 / 12)
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的,对此我最后也是用成长来解释的。
看这些照片的时候我时而会微笑,时而会皱眉,我说不出心中到底是喜还是忧伤,两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表面没有改变太多其实已经天翻地覆,现在的我依然油光满面头发蓬乱可是脸上再也找不到那份单纯身上也早没有了那种朝气。我想所谓的成长可真是一件好事情,人是长大了,可这精神却活下去了。
“嘿,哥们看什么照片呢那么投入啊!”
“没什么,一群傻B而已。”
你要是在我们专业两个班六十几个男人中间问谁操游戏最牛B,那么你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杨三儿;如果你问谁泡马子最牛B,那么别人会告诉你是老马,如果你问谁为人最怪异,那么得到的回答肯定是B哥,而如果你问谁在网络聊天最牛B,那么是个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告诉你:“是-苏-扬。”
基本上,在2000年以前我们上网是很少聊天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几个人知道QQ是什么东西,当然那个时候QQ还不叫QQ,而是叫oicq。我们上网基本上是在论坛里灌水,要么就是看黄色图片,闲暇下来才在一些聊天室随意聊上几句,辟辟情操。而那个时候上海本土可供聊天的网站还很少,上海的朋友就会知道当时“上海热线”有几个聊天室还可以,然后就是“凯利的天空”的聊天室人气蛮旺,剩下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破聊天室了。而那个时候聊天的人也绝对单纯,还不懂得装女人去寻欢作乐,一个个掏心窝子般真诚无比,可以算作一些网络聊友的孩童期。
可是2000年暑假一过,QQ大行其道,从此几乎人手一个QQ号码,个个张牙舞爪般地号称要上网寻找爱情,聊天成了所有人上网最大的活动,网恋成了所有少男少女的终极目标。此情此景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00年的时候申请QQ号码还不要花钱而且也很便当,我们班每个人差不多人手有三个以上QQ号码,每个号码上都不下几百号人物,抱着广种薄收的心态,遍地撒网,只可惜QQ号码数量和网恋次数是不成正比的,所以真正能网恋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能网恋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个人,他不但打字速度是其他人五倍之上,而且在网络上言语幽默,充满哲理,并且他懂得浪漫,博览群书,说山盟海誓的话跟玩似的,更为重要的是隔三岔五就能小网恋一次,且成功率极高,那么这种人想不引起别人尊重都很困难。
没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