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暗流汹涌 (2)(12 / 23)
到门外,听见的便是那句“永世不得再参加科举”,他僵直地站在门口,没有再往案堂内走,就这么看着宁渊一面说着领旨谢恩的话,一面躬身叩拜。
褫夺举人头衔对于任何一个读书人来说都已经是极端的羞辱了,永生不得参加科考,便等于是彻底断了他的仕途之路,即便呼延元宸不是周人,也明白这罪责有多么严厉,而宁渊却像没事的人一样,就连谢恩时说的话,语气都四平八稳,半分打颤的感觉都没有。
“少主,宁公子他……”闫非见呼延元宸脸色不对,吞吞吐吐地想要规劝两句,可呼延元宸抬起手阻住了他想要说的话。
屋内僵硬的气氛随着皇帝的宣判,而总算散了些去,说完了那些话,皇帝似乎不愿意再呆在此处了,便由太监搀扶着,开始起驾回宫,两位皇子自然要护送他们的父皇回去。只是春闱考试尚在进行,皇帝能走,监考的学士们却不能走,他们依旧在屋子里呆着,看着高郁慢吞吞起身,颤抖着手,取下头上戴着的象征大学士头衔的纱帽,然后由宁渊搀扶着,一步一步朝屋外挪。
一屋子的学士鸦雀无声,各有各的表情,有人惋惜,也有人幸灾乐祸,不过更多的则是看热闹,田不韦一拂袖,背过了身去,似乎是不忍心再看。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人说宁渊变笨了,其实并没有,小渊渊还没到会神机妙算的地步啊,别人宫里宫外联合起来算计,再聪明的人在没弄清楚整件事之前,就算已经起了怀疑了也是没办法防范的,这里是一个转折点而已~
第141章 刺客下场
这年春闱结束的时候,大学士高郁被革职的事情,也算不大不小的在华京官场里引起了一场地震。
诚然翰林院不是实权机构,大学士也不是多大的官,但这个位置却是举国儒林的典范,而这位曾经的典范却因为“欺君罔上,徇私舞弊”的罪名下了台,一时之间,辱骂和诽谤铺天盖地,都说高郁丢了全国读书人的脸,甚至还有人在高郁家的院墙外边明目张胆地提笔,写了不少不堪入目的打油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高郁被发配离京的前几天,大概是为了避嫌,怕被人说成高郁一党,昔日翰林院的同僚,竟然没有一个上门探望,除了田不韦。
但这时候却没有人敢在诽谤高郁的同时夹带说两句田不韦的不是,甚至偶尔有在高郁家院墙上胡乱涂鸦的人,远远地见着田不韦来了,也会立刻遮脸走开,这其中或许有田不韦本来就脾气很臭的原因,但最大的一点,还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