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暗流汹涌 (6)(20 / 23)
微启,轻轻吐出两个字:“蠢货”,也骑上身边的一匹马,顺着来时的路离开。
只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就在这座民房的房顶上,宁烈正趴着房檐,用一种冰寒无比的目光望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写到这种豪门撕逼的情节,夫妻互撕啊,兄弟互撕啊之类的,都会觉得好high啊捧脸,作者君表示自己真是太清(bian)新(tai)惹~
第155章 帝嫔重逢
同夏季绵延不绝的大雨相反,入秋后没多久,仿佛是老天爷已经在上一季度将一整年的雨水都倒干净了一般,一场持久的干旱席卷了大周大地。
说是干旱,其实也不是极为严重的干旱,偶尔多少会飘两点雨,只是相比往年来说降水少了许多,原本湍急的江华运河水位下降了足足一尺有余不说,江南一带缺水,唯恐今年秋粮减产的奏折也像雪片一般飞回了京中。
但这并没有多严重的干旱,显然也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在皇帝看来,反正每年都要干几天,这样的天气实在是稀松平常,又不是多日无雨,种粮的佃户们如果多花些精神和心力,不要只依赖水渠,从井里来挑水灌溉粮食又不是不行,稍微少下点雨就这么哭爹喊娘的,实在是矫情。
当然,能造就皇帝这样的想法,庞松可谓功不可没。原本皇帝下令调拨银两前往旱区的圣旨已经下了,等圣旨传到中书省,遭庞松看过之后,庞松想也没想就立刻入宫面圣,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庞松的理由很简单,近来大夏不太平,虽然永逸王爷“友好”的正在他们京中做客,但大夏囤聚在燕州边境的大片军队并没有半分要退走的迹象,可以说一旦夏人来犯,顷刻之间便能硝烟四起,现下国库本就不宽裕,若再为了这一点旱情播发银两出去,导致到时候军饷不够,势必会酿成大祸。
庞松说得恳切,皇帝听后也觉得有理,便将要播银子的圣旨给收了回来。
庞松不让皇帝在这时候播银子,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其实他是有更大的目的在里边。
因为太后寿辰的事,司空旭非常不得脸,眼瞧着又是一年九阳节要到了,所以为了讨皇帝开心,司空旭从许久以前就开始谋划准备,就等着寻个好时机给皇帝呈上去。
庞松现在既然同司空旭站在了同一阵营,对于司空旭的打算自然是了解的,司空旭所谋划的九阳节项目,构思精巧,独具匠心,跟往年寡淡的宴会和赛龙舟比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