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丝绸之路(2 / 3)
人的骄傲。
再若干年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与雷晓飞一起被列入了大华的教科书。
这大华书中述说的他,功绩远比中国书中说的那个下西洋的三宝太监厉害。当然了,我们的雷小哥不但有比三宝太监强的后现代知识,他还会机械,能造出“机械踏船”这样的快速木船和后来还能制造出大华的第一艘的铁船,这些只靠帆船下西洋的三宝太监能比吗?
雷晓飞的事迹不但在黄种人中传播,他也成了白种人的典范。当代的大不列颠国就给他立了铜像,称他为航海之父、机械之父和新时代的启蒙大师,让后人瞻仰他的风采。
当然,那是后话了。
两国的通航之路确定后,雷晓飞还向查理船长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让大不列颠号在大华待三个月。三个月之后,由他们带在暹罗制好的第二艘“机械踏船”和一个五十人的少年团,到大不列颠国去。
雷晓飞这个让人去大不列颠国的目的,一是代表大华,对大不列颠国进行第一次访问与交流,二是让人去学习大不列颠国的先进技术。这次出使的少年团,要留下在大不列颠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学习大不列颠国的各项先进技术。
雷晓飞提出这个请求时,还带着一丝忐忑不安。访问与交流当然就没有问题,他怕是学习技术这一项对方不接受。因为纵观整个大华,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敝帚自珍的现状中,他不知外国是否也一样?
谁知,查理船长对雷晓飞提出的请求,不假思索就应承了下来,完全没有丝毫的异议。
查理船长对雷晓飞说,他这次到来,也带来了十多位大不列颠国最好的机械师,准备向大华取经,学习先进的机械技术与修船技术。查理船长还告诉雷晓飞,在他们那边,国与国之间,就常有这种相互的学习和技术交流,所以,他带人来取经的事,之前并没有对雷晓飞说,现在见雷晓飞提到,才顺利说出。
哦,原来对方也早就有此念头。听了查理船长的话,雷晓飞才放下了心来。
对于两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雷晓飞心知肚明,对方不过是被自己的话和那次检修大不列颠号露的一手给镇住,说到这方面的差距,简直就可以用发展中与还没有起步两个层次来形容,所以,双方同等条件的技术交流,大华这边赚大了。
至于如何应付这些大不列颠国的机械师?嘿嘿,凭我们雷小哥那后现代的知识和他那二十多年从事机械的经验,那还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