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像‘狗’一样活着的刀术高人(5 / 7)
。因为,我在探知他的同时,他也感知到了我。
两个人的心识一下子对上,无需看眼前的路,只要跟着心里的方向一直朝前走就行了。
我感知着阎罗刀,一步步朝他走去。他亦起身,朝我这个方向迎来。
二十分钟后,我们在一处涌着铁锈色温泉水的小池边见面了。
他站在距离我十五米外的空地上,徐徐解下系在背上的一把刀。刀很长,他解下来,伸手轻轻抽出了刀身,然后用双手握紧刀柄。
我看着那把刀,扬声问他:“那是苗刀吗?”
阎罗刀冷然:“是苗刀。但这不是明的苗刀,这是道门中的东西,它的真名叫斩身。是斩身的刀。斩身刀,知道的人不多,皆因,这些东西,已经快消失了。”
阎罗刀不无傲慢地说。
苗刀,跟苗族没有太大的关系。因其刀身形如禾苗,所以就被冠以了苗刀的称呼。苗刀的前身是斩马刀,后来为了对抗倭寇入侵,明朝的大将戚继光制造了苗刀,并在苗刀的基础上,又创了一套辛酉刀法。
不过有趣的是,真正打败东洋人的并非是苗刀,也绝不是辛酉刀法。
因为,这种制式的刀具,还有制式的套路训练方式,并不足以对付,拥有雄厚武士道背景的东洋倭寇。
在那场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真正起效果的是鸳鸯阵。
鸳鸯阵布阵思想,则又要回追到最基本的道家文化中。
但道家文化……
华夏差不多是在汉以后吧,大兴儒教的时候,远古道门那种独立,自由,尊重个人思想的文化风气就渐渐归于销亡了。
一切的历史,教科,人文思想,都要为君主来服务。所有一切,都要建立在君主上,君主是文人,商人,修行者,等等一切为之服务,讨好的对象。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前提下。
那种真正的修行者,掌握了大能力的人,就日益失去了任用的机会,相反,一些小人,献媚的人,在每朝每代都能混个肚满肠肥。
道家的修行,教育体系,需要因人施教才行。也就是说,得给十个学生,配十个不同的老师。又或者,一个老师,用十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十个学生。
人越生越多,这种教育方式,训兵的方式。根本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
所以道门的思想,文化,等等一切,归于销亡,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