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部分(1 / 6)
是想尽办法。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在没有外援的帮助下,杨岚凭着总督夫人和郡主这个大旗,照样扯得是风生水起,鉴于她的诚心诚意,和有人也去调查打听了她的名声,确实还不错。
大家慢慢地相信了她,反正不要钱嘛,大不了就回家呗,你还能治我罪不成。
大概是抱着这个简单的想法,一些胆大啥都没有的清苦人家最先响应了杨岚,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学堂,她找到了第一批学生。
最先要解决的并不是宿舍多好的问题,这里的情况和京都不一样,京都讲究个排场和气派等等,但这里要求的是实际,我要看到利益,百姓也同样要看到效果啊,我们家的孩子虽然不咋地,可在我们家大小也是个劳动力呢,你总要让我们看到你们学了些啥吧。
杨岚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根据他们的资质进一步去挖掘,现学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问过他们的爱好和想法,让他们把各行各业的一些东西都了解了一下,也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是去观摩一下。
这样一来有些感兴趣的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了,而一些孩子更愿意走科举读书,这部分则比较好办,进来后好夫子开蒙就可以放心了,要学的且多呢,主要是想学手艺的这些孩子需要怎么安排,怎么才能让他们见到短期效益,哪怕是钱不多呢,也能给孩子家长们带来信心啊,学手艺到底是好,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学本事不就为了这个么,因此这个学堂里也有不少女孩子,不过是单门安排的地方和男孩不在一处,也碰不到一块去,例如女红之类的,报名的人最多了,这个是最快能见效的。
有些已经有基础了,杨岚稍加点拨,将自己多年的绣品经验告诉孩子们,马上就能涨工钱了,因此女孩子们反倒后来又来报名了不少人,显见是得了好处了。
而还有一些是学香氛的,有些是女孩子,也有些是男孩子,这个是不分男女都可以干的,还有茶道。
杨岚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自己能用的一切人脉,甚至公然打着容逸的名号在外做事,到处去怜惜商家酒楼店铺,连哄带骗的法子全都用上了。
让这些勉强能干活的孩子们先去干着,工钱看着给,就是给孩子们一个鼓励等等这样的言语,杨岚觉得自己把一辈子求人的话都说完了,有时候就为了让一个孩子能多几个铜板的事,就要缠磨一个上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