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撞到了夏洛的网(2 / 4)
打来电话居然问她是否愿意接一个法国旅游团,这让童童喜出望外,接团的报酬会高出很多。
翻译公司经理的朋友是市外办的人,市里旅游文化节期间突然来了大批法语国家的客人,翻译不够,和经理借人用,经理推荐了童童。
拿到了联系人电话,童童去面试,那人一见童童像是高中没毕业,便没好气地用法语大声和她说,我需要的是口语翻译,不是让你来参加高中生语言大赛。
童童马上用法语接了上去说:“先生,我就是来应聘做翻译的,你没有弄清情况就下定义是否武断了些?”
那人听到童童的话先是一愣,马上软了下来,仍是谨慎地用法语问了她的情况后,欣喜地同意她独立带团。
这个旅游团成员人不是很多,只有二十几位,但全部是七十岁以上的法国老人。童童在腊月二十九和市政府负责接待部门的人一起去机场接了这个团,就一直和他们吃住在金帝酒店。
这些老人都是很有身份地位的,想趁中国的春节期间,来B市体会中国的春节文化的。到达B市的下午,导游又带他们去参观了B市的两个历史古迹,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三十的上午,按着日程带客人去了市内最大的市场休验中国的过年购物文化;下午去B市近郊的农家看贴春联挂红灯笼,并走访了几户农家,感受中国新农村的变化;晚上要在下塌的酒店包饺子联欢,一起吃年夜饭放炮仗等。
童童在接团之前来B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提前做了文案,因此和导游配合的很好,翻译起来基本没什么因难,并加上了自己对B市历史文化的理解。难得的是,这些老人们对童童特别喜爱,他们亲昵地称她为“小女孩”。
晚上的年夜饭吃中餐,酒店出了两位大厨,但是为了照顾法国客人的口味和习惯,还有一位法式厨师,针对法国客人的口味儿加以改良。童童一边包饺子一边给他们讲解饺子的来历和华人吃年夜饭的风俗习惯,引起了老人们的极大兴趣。一时间笑语喧华,热闹非凡。席间喝的是B市出产的米酒。法国人的热情和浪漫让他们即使在大年三十也不忘记轻歌曼舞,最后连酒店的老总和大厨也无一例外都手舞足蹈了起来。
老人们年岁大了不能休息的太晚,童童回到房间刚过十点,她喝了两杯米酒,有点头晕,便想洗个澡再给妈妈打电话。刚洗好了澡出来,手机便响了起来,她一看那闪烁着的名子便愣住了。
“叔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