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书眼》原大纲和完结感言(3 / 6)
分身”时,刘星只能故弄玄虚,模棱两可,没有明确回答。
类似这种模糊描述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前面说的“模糊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
实际上,整本《书眼》从头到尾都要处理类似的问题。
《书眼》16张扑克牌的剧情,都需要在四种情节顺序里同时成立,要排出四种不同的情节线。四条情节线需要用相同的情节,完成四种不同的伏笔、四种不同的内在逻辑、四种不同情节走向。
整本《书眼》的情节是网状的,而且是动态网状,一个情节会拥有四种不同的排列顺序里,它的思考量约等于同时构思四本小说的思考量。
于是,我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完善四种情节顺序的逻辑关系。
我上本书写了大约550万字,它的情节大纲写在思维导图里,容量总共只有17m。而《书眼》情节大纲的目前已经超过100m的容量。
当写到天堂故事城的剧情时,我就意识到《书眼》如果要完整写完,把扑克牌式小说的特点呈现出来,至少需要700万字,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由于本人白天要搬砖,如果坚持码完700万字,估计得两年。慎重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收尾吧。
于是,在天堂故事城剧情结束后,剧情直接转入史前文明,开始暴-力填坑,然后时间线再拉回现代文明,形成闭合环,迅速结尾。
于是,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剧情。
《书眼》最初构思的16张扑克牌的大框架,最终没有呈现。
实际上,现在的《书眼》依然可以看作是一本扑克牌式小说,只是它的扑克牌数量不是16张,而是2张。
一张扑克牌是“现代文明”,另一张扑克牌是“史前文明”,两张扑克牌的顺序可以随意排列,总共有2种情节顺序。
这算是扑克牌式小说最简单的模型,只由2张扑克牌构成,它的结构比16张扑克牌的结构简单太多了。
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扑克牌小说的特点基本也体现了出来。比如,时间线被打乱的问题。
时间线可以是:史前文明→现代文明。
时间线也可以是:现代文明→史前文明。
于是,过去可以变成未来,未来也变成过去,时间颠倒,因果也颠倒,这就会导致许多离奇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就是《书眼》后期的核心剧情——反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