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更有经验(3 / 4)
心也在不知不觉中给收服了:信服了罗士信确实比他更有资格担任这刑部尚书。
马周见刘德威已经妥协认服,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此次罗士信没有将他委以重任,并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是心悦诚服。
这人有专长,马周长于政务,精于司法学问,在这方面确实出类拔萃,常人莫及。可这调查凶案现场,断案审案什么的,还是专业人士更要靠得住一些。
刘燕客的父亲出身刑部,刘德威是从大理寺走出来的,大理寺的责任便是断案审案,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
罗士信领着刘德威、刘燕客来到典客署的时候,大理寺的人已经先一步到了。
倒不是罗士信他们慢了,大理寺落座于典客署附近,占着先天的优势。
与罗士信领着刑部侍郎一样,韩仲良这位大理寺卿也领着大理寺少卿以及大理寺的公干人员,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目的显然,明显是打算亲自率领大理寺的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战,将大理寺失去的名望争夺回来。面对罗士信他们一行人的到来,大理寺上下并未阻挡,毫无疑问一个个都是冷着脸,没有什么好脸色。
韩仲良正在于仵作对话,详细的查问细节情况。
罗士信并没有凑上去,而是找到了雍州长史杨纂。
唐初年间并没有设立京兆尹这个负责长安刑事的机构,长安城所在地的行政机构是雍州府,而唐朝以高资格的亲王担任雍州牧,这些亲王主要是挂个名,总大纲而已,也不存在治理州府一事。真正管事的恰恰是雍州长史,这事件一发生,第一个通报的就是雍州长史杨纂,杨纂断定案情严重,便逐步上传。
在通报的时候,杨纂也不能闲着,应该干的事情,他都干了,问他准错不了。
“杨长史,你们有什么发现没?”
杨纂见罗士信亲自询问,不敢马虎,恭敬的作揖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这典客署戒备深严,尤其是杨彦所在的这个院子。因是长孙大人带来的贵宾,还特别吩咐好生招待,不容出错。典客令特别给了优待,还加强了人手护卫。我特地调查了,当时保护整个院子的兵卒明里暗处多大五十余人,巡逻兵卒也并没有松懈懈怠,可是他们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任是让人杀死在了屋子里。”
罗士信想着院子里的情形,想着自己能不能在面对五十余人的防护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