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繁都年度盛事4(3 / 5)
……这可算是诗吗?”
流芳这回受的的打击也不轻,她瞪大了眼睛问邹源说:
“邹先生,你听不懂吗?为什么不能算是诗?”
“语言格律都不符合。”颜斯达冷静客观地评价了一句。
“敢问什么是诗?”流芳目光扫过众人。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楚静风回答道。
“好一个‘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现在的诗讲究格律,但是最初的诗经楚辞也讲究格律么?”
“那当然是不讲究的,《诗经》以四言为主,但也间杂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不等,《楚辞》就更加如此了。”何明谦说道。
“那为何作诗一定要按照现下的格律要求而作?杂言诗中不乏清隽词句,现下文坛也不见得全是佳作,可见,衡量好诗并不能以格律来判断,各位,可同意流芳所言?”
邹源沉吟片刻,笑着点了点头。
“然而六小姐所作之诗,语言欠缺了凝练之美,读起来音韵上也不通,恕斯达不敢苟同。”颜斯达还是不放过她。
“汉代的骈体文将诗歌对仗的变化形式、押韵和散文句式结合于一体,富有音韵美,词藻华丽,然而于今,为何汉赋已经不再流行了呢?”流芳反问。
“辞藻华丽,刻意崇尚文采,徒有形式而内容空洞。”楚静风简洁地答道。
“楚公子与我心有戚戚焉,诗文最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形式可以起修饰衬托作用,但光有形式,如何以情动人?从汉赋到今日流行的散文或小品文,不就等于告诉我们大家,文学的形式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颜公子今日接受不了流芳这种语句浅白字数参差的诗句,又焉知多年以后甚至千年以后这样的文体不会大行其道?”
颜斯达冷哼一声,“千年以后之事谁敢妄自揣测?”
“颜公子可听得懂流芳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她笑笑,眸中流光暗转。颜斯达说道:
“在下蒙昧,甚是不解。”
“我来猜猜看。流芳这诗,讲的是女儿家的心事吧?!”杨懿君说道。
流芳笑而颔首,“懿君冰雪聪明,生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
“莲高洁而自守,物之本性如此,安于僻静一隅独自荣枯,有如重门深锁中的女子,一腔心事无人能懂。世人皆谓莲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然而谁人又知晓莲重瓣之下深锁的寂寞?沉静如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