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文章天下知(3 / 4)
捏住一些人脉关系,估计行事也会不如意。
——
在沪市的日子倒是一日日过下来,唐静芸也开始了她正常的朝九晚五的学生生活,每天自得其乐。
不过如果你们真的以为她什么都没干的话,那你们一定又猜错了,因为唐静芸又在干一件旁人想到没有想过的事情。
唐静芸在发表论文,这论文的内容和性质都不一般,是关于国内经济二十年发展路线和总基调的内容,里面很详实的阐述了理论依据和各家的参考数据,以及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方针的变化,其中分析利弊,针砭时弊,讲述的都是极为客观和犀利的。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其实唐静芸所准备的远远不止这些,她还将一些成功的改革案例试点分门别类,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述,然后整理成一个系列,陆续进行发表。
这些文章最初是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那儿有一块专门的政治版块,是很多关注时政的人都会日行一读的。而人民日报也罕见的刊载了连载性质的文章。
一时间,不少人都对文章最后署名的“唐静芸”有了些许猜测,看这女性化的名字,好像最近也不曾听说哪个家族里有培养的杰出的女性政治人物啊。莫非是哪个家族里压下的王牌,准备一试锋芒?
不过在“唐静芸”名字之后的“崔鸣”倒是如雷贯耳,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高层的经济智囊之一,闻名久矣。
事实上,就崔老当初看到自己心爱的小弟子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论文的时候,他也感到了深深的震惊。虽然他对自己这个小弟子的机敏睿智有着很强的认知,但是真的看到这样的文章出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感慨真的是时代早英杰。
这文章里的总结认知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但是更令人惊讶的还是在文章背后的那些点评,往往很是犀利,有很有实践性,给了更多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就这样的目光,连崔老都不得不叹服。
其实他又怎么会知道呢,这些文章早在唐静芸初初拜入他的门下的时候就在琢磨了,她结合自己前世的眼界和经验,这一世的实践和感悟,还有崔老给她的珍贵手稿文件评论,才隐隐有了个雏形。
然后趁着空闲,将一些想法和念头逐渐成稿,最后又耗费很多的时间,细细斟酌审慎,一字一句的研读后又落笔修改,力求让文章达到所期冀的效果。然后经过这道程序后,她又找到了自己老师崔鸣进行润笔,将文字再三的修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