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关于尾声。 (2)(3 / 9)
接到医院通知赶过来的时候,我刚好看见一行大雁飞过头上天空,领头的大雁还鸣叫了一声。就叫雁声吧。”
“雁声。”萧梅含笑念道,“归雁声声。寓意好,也好听。不错。”
雁声,刘彻有些悚然。当年,阿娇流落在外,用的化名,不正是这两个字?
世界,一直有种微妙的平衡。
雁声渐渐长大,眉目之间,与少时的阿娇一模一样。如果说,刘初容颜随阿娇七成,后来的刘夭随阿娇九成,那么,他如今所见的雁声,举手投足之间,俨然是另一个少时的阿娇。小时候,阿娇在未央宫的廊上奔跑,那时候,他们都太小,她单纯一如初生的太阳,而他,也还没有学会太多机变权诈。她会自以为蹑手蹑脚的走到他身后,用柔软纤细的手捂住他的眸,欢笑道,“彻儿,猜猜我是谁?”
那时候,他总是无奈,“阿娇姐,”拖长了声音道。
这未央宫里,除了她,还有谁会有这样的心思和胆子,蒙住他的眼,用软软的声音道,“彻儿,猜猜我是谁?”
雁声一日日的长大,眉目之间的清艳,让父母都要吃惊,那样的美啊,已经超过父母容颜的范畴。
渐渐的开始读些诗歌,自然是从李白的唐诗开始启蒙。翻来覆去地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后,渐渐寡然无味。翻到后面问道,“妈妈。这一首是什么?”
萧梅看了看,不由一怔,那是李白的《长干行》,有些长,不是严格的格律诗。对小雁声来说,也着实深奥了些。然而她还是为女儿念道,“这是李白写地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
妾发初覆额,门前折花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雁声听地似懂非懂,然而那种无言的悲哀,还是攫住了她。沉默了片刻。问妈妈道,“青梅竹马。那我和妈妈算是青梅竹马么?”
萧梅啼笑皆非。道,“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年龄相近的年纪幼小的男女的。”
“哦。”雁声点点头。“那我和隔壁家地沈哥哥算是青梅竹马么?”
“这……”萧梅沉吟片刻,道,“应该不算吧。青梅竹马,要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