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不了听个锯响(3 / 4)
一般玩赌木的行家,凭经验选木时,都会挑那些树干粗大的老料下手。
毕竟,黄花梨的生长周期太长了,心材的形成,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新料想要长成心材的可能性,通常都是非常小的。
可是,由于历史上对黄花梨的大量砍伐,已经使这一树种濒临灭绝的边缘,老料已不多见,并不是那么好找的。
更何况,俗话说“人老颠东,树老心空”,越是陈年老料,其内部中空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如果花费几万十几万,却只能切出空心的废料,也确实够令人抓狂的。
文青是新手,还是初次接触到黄花梨这种珍稀红木,对于老料新料可是分不清楚。
但刚才在切割现场,他可是亲眼看到有人开出心材,也知道心材长什么样子,此时在右眼的一番扫视之下,他已经在堆积如山的原木中,扫到了两根心材硕大的黄花梨。
虽是定格到了目标,文青却并不着急下手,而是在木堆中装模作样地摸了一遍,才让工人将那两根原木取出来。
这时张少白也挑出了几根原木,他挑出来的这些木材,从切面上观察,确实是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
特别是中间心材部分,看上去又大又圆,如果照这规律发展下去,树心部分的心材,应当是极为可观的。
可这种从切口表面观察的方法,往往是最不靠谱的。
更离谱的是,近年来有些原木卖家正是拿捏住了买家的这种心理,就选择在切口上作伪,用胶水和颜料混合,伪造鲜明的纹理和心材。其实,切开一看,里边大多是废材。
实际上,就算是卖家不作伪,木头的纹理发展可并不是有规律的,往往从切面上看上去很美的木材,中间部分却是一团糟!
文青一看张少白选出的这些原木,不由地皱了下眉头。
这些原木中,大部分皆为空心烂木,只有一根有心材,而且看上去还只如烧火棍般瘦小。
文青约摸估算了下,这些原木的总重量起码得有三四十公斤,这下算起来也得有二十来万。如果只开出这么小的心材,别说难以回本,恐怕是连响也听不到一声。
“少白,你一次怎么挑这么多,不如少挑一些,切完了再挑也不迟啊!”
那些原木的内部材质,在自己的透视眼之下虽是无法遁形,但事关机密,文青又能不好明说材质不好,只得装着不知情地模样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