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援兵(3 / 4)
一千万。
名士崔烈,曾贿赂灵帝保姆,半价买得司徒之职。本来以他的才能与威望,足以担任三公之职,但是他‘花’钱买官之后,却被天下人所不齿。
后来他问他儿子崔钧,说:“外人是如何议论我的?”
崔钧答道:“外人嫌你一身铜臭。”
崔烈闻言大怒,举杖击之,钧狼狈而走。崔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
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崔烈闻言,惭愧不已,停住脚步不再追打崔钧。
程昱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往常看着头上渐生的白发,叹息不已。时间长了,为人更显得严肃,不近人情,就更难出仕了。
陈旭也听人说过程昱的事情,想到这里,巍然一叹。
因为卖官之事,天下之间流传了好几首歌谣。其中就有歌谣这样说道:‘据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可见似程昱这般满腹才华的名士,却不能出仕的情况,在大汉帝国也并不罕见。
有些名士豁达,淡泊名利,反而躬耕读书,著书立传,教授子弟;有些如同程昱的这般名士,却在家中郁郁寡欢。
大汉帝国到达这个地步,如何会不亡国?
不再去想这些事,陈旭一边派遣信使向桥瑁汇报东阿战况,以及程昱‘射’杀县令之事;一边让陈静带领士卒防守四‘门’,再遣士卒安抚民心。
处理好手上的事务,陈旭也感到一丝疲惫,他猛然拍了拍脑袋,暗叫失策。
本来依照濮阳到达东阿的路程,正常情况之下,濮阳援兵还要三日才能到达。但是陈旭生怕东阿失守,就让士卒们马不停蹄,星夜兼程驰援东阿。
长时间的急行军,士卒们都疲惫不堪,好在陈旭在军中威望很高,士卒们才没有哗变。
到达东阿城下,陈旭也是鼓起最后的力气,才救下东阿县城。若是黄巾军死战不退,凭借疲惫不堪的三千濮阳援兵,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是,黄巾军被陈旭连败几次,心中已经有些‘阴’影,就连王延也是如此。因此,一看到陈旭带兵前来支援,就变得毫无战心,立刻下令收兵。
现在,就连他这个主将都如此疲惫,更不用说那些普通士卒了。陈旭赶紧走出大帐之外,想要让士卒们轮班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