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归来(2 / 3)
在国内没有公映许可证,就只能到海外去参加电影奖,希望获得海外发行商的看中,博取一点名气和资历。
很多人觉得第六代导演中不少人犯贱,不让拍还拍?问题是,不拍不行啊,长期的没有实践,那么,一个好不容易学成的导演,就逐渐荒废掉了。
而没有成名之前,根本资本愿意投资。所以,独立导演不少的片子,画质很差。画质一差,又选一些贫穷落后的角落去拍,就容易被误会是抹黑国内。
这么一误解之后,让不少第六代导演们,电影经常被封杀。
直到后来,国内电影院线市场正规化之后,逐渐开始招安这些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第六代的地下电影的导演们了。
“又没钱,又赚不到名气,那你去干什么?”杜杰插嘴说道。
“我是好奇,电影到底是怎么拍的。第一吧去片场混点实践经验。第二则是混个脸熟吧。也许,电影真的红了,可以沾点光!”王启年很洒脱的说道。
电影是非常讲究实践的,即使接受了电影学院的四年本科教育,理论基础比草根出身要好的多,但若是没有实践经验,也很难拍出电影。
而像香港电影那样,早些年大多数的电影人士,文化水平都不高,也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但是,靠着在片场多年的熬实践经验,锻炼多了,熬出了经验了,也一度铸造了香港电影的几十年辉煌。
当然了,北影也有一些常年在外拍戏的明星学生,但这毕竟是很少。大多数也是集中在表演班级。
比如,96级的表演班,赵薇、黄晓明等人,一天到晚跟着剧组跑,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之外。
其他的大多数普通学生,都非常缺乏实践的机会。
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对于电影学院的学生而言,前途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演员选拔的时候要试镜,经验不足的新人,很难获得导演的亲睐,这样就容易失去机会。
新锐的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出道,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和资历,这样才容易拉到投资。
即使像贾樟柯的《小武》,拉到区区20万的投资,也是靠着在《小山回家》在香港的一个电影节上拿奖了,新片才获得了投资。
所以,尽快的积攒经验和创造出一番成绩,也是为了未来的前途考量。
“年子,贾师兄他们几个,经济条件也未必比咱们好,但在学校就自己拍电影,咱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