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是他(4 / 9)
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无疑他们的物产也就能卖出去了,所需的商货也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回来,生活自然也就变好了。
这个道理,大多数首领都懂的。
但道路通畅,朝廷也就易于管理。
特别是河湟一带的百姓,虽以游牧为主,实际多数百姓开始半耕半牧,所谓的牧,其实差不多接近于定牧。
如果王巨带来更好的草种,就包括玉米也能当成一个不错的饲料,那么百姓不用组织,也会进一步向定牧靠拢,这会更利于朝廷管理。
同时万一有变时,因为道路通畅,朝廷也能及时调动大军镇压。
当然了,如果国家昏暗,不要提什么蕃人羌人,汉人自己儿也会揭竿起义。
自始至终,王巨没有什么买安,但比什么买安都管用。
各个蕃部首领兴高采烈,王巨让兵士端上酒肉,大家欢宴。
然后各部首领陆续回去了,也将这些结集所发生的事,传于四面八方……
王巨于河州又处理一件事。
连番的大捷,前线大踏步地推进,许多地区也变成了后方,比如原先的镇戎军德顺军,更不要说渭州秦州原州泾州了。
因为青岗峡与虾蟆寨拿下来,大部分环州庆州,也变成了后方,接下来又要到刘昌祚收复横山之战了,因此大部分延州同样变成了后方。
整个宋军开始向前推进,除了少数重要的堡砦还要保留下来,八成堡砦开始失去其作用。
如果是原先,朝廷不要了,也就荒废了。
这样肯定太可惜了,想一想既然宋朝花费那么多钱帛修建堡砦,那一个堡砦不在交通要道上?
因此王巨下令各州县官员,仔细下去察看,就着原有的军营房屋仓储做一些改进,改成房宅邸店,也就是将各堡砦变成一个个小集镇或墟市,虽然会花费一些钱帛,但这样一来,不仅繁荣了各州县的经济,房屋租凭,在未来,也可以为各州县带来一些收入,甚至一两年,就将各州县的投入收回去了。
就在王巨处理这些堡砦时,温溪心派了使者暗中来到河州。
作为湟水一支强大的力量,又与唃氏家族有仇的温氏,包括温溪心的父亲温纳支程成,王巨是知道的。
但温溪心在史上的下场,与温氏如何末落的,王巨不清楚了。
然而不妨碍他做出一些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