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联亲(2 / 6)
,通从弟轶谓通曰:“今四方扰乱,汉当复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笑曰:“吾意也!”会秀卖谷于宛,通遣轶往迎秀,与相见,因具言谶文事,与相约结,定谋议。
后人以为真,但是王巨认为司马光这个记载有些牵强附会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刘秀当时的光景。
后世有许多人说****太祖出身低,确实太祖出身不高,但还有人比太祖出身差的,特别是朱元璋,刘邦出身也就那么一回事,刘秀同样很不好。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生了舂附节候刘买,刘买爵位为儿子刘熊渠所继承,另一个儿子刘外曾任郁林太守,刘外儿子刘回为巨鹿都尉,刘回儿子刘钦是南顿令。刘钦早死,刘秀三兄弟为叔叔刘良抚养。
到了这时候刘家三兄弟家产肯定不多了,而且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家业,轮到刘秀手中的就更加少了。所以才出现青年时刘秀的光景,据史书记载就是“性勤稼穑”,喜欢做活……估计他家田地不是太多,但他胸怀大志,因此要习文练武,这得花钱吧,还要娶妻生子,更得花钱吧,逼得他没办法,于是只好亲自做农活,又在农闲后放下身架,做一个小粮贩以赚取更多身家。
在古代小商贩是何等的地位,由是他的大哥刘演都时常取笑他。
这时的刘秀,哪里能看到天子的样子哦?
因此这个谶语还真可能与另一个刘秀有关,也就是资治记载中的国师公刘秀,彼刘秀名气很大,他是光禄大夫、大学问家刘向的儿子,原名叫刘歆,本人同样是一个大学问家,早年时与王莽关系不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逼得他准备诛王莽,事泄自杀。
不过究竟是什么情况,因为史书记载混乱,或者许多没有记下来,后人就不大清楚了。
但不管如何,这个刘秀真的成为天下一统的天子了,并且成了所有大一统开国皇帝中几乎最完美的天子。
至于这个推算出鹰语的李守,在京城做官,李通于南阳造反,李守得知后,主动见王莽,请求宽大处理,结果满门被诛,反而李通后来成了东汉的开国功臣、大司空,所以谜团太多太多了。
接着李世民来了,据说李世民四岁时,有一个方士拜见李渊,看到李世民,说李世民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害怕断语泄露,派人追杀,却没有找到人。
王巨同样不相信真有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