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囚笼(上)(4 / 6)
,十来万厢兵,十来万禁兵,若是象现在这样,各色兵种与后方的民夫达到一百多万人,不提养不活了,百姓也无法农耕生产了。
但有一个国家很奇怪,那就是西夏,李元昊那么紧张,先是吐蕃,后是宋朝,再后是辽国,每次动兵不过十万人,然而到了后来,动不动十万是起步,弄不好时不时来一个三十万!在史上西夏居然坚持了那么长时间,也是一个奇迹。
所以十几万兵力,现在真的不稀奇。
并且辽国这次十几万军兵与萧燕燕那次性质是两样的,萧燕燕那次也有许多半民兵形式的兵力,但这些半民兵本身也有一定的战斗力,水份不大,可是斡特剌这次随军而行的民夫却是真正的百姓,还不及王巨手中前线上的那些民夫成色高呢。
这倒是无关紧要,其实这几乎也是辽国最大的能力,兵力再多,又是远至河套,辽国财政真的会吃不消了。
最最关健的是,辽军出兵太晚了。
如果早上一两个月,这么多辽国兵士西上而来,宋朝是不敢那么轻易的分兵,也激起了夏军更强的反抗信心,那么宋军每挺进一步都会十分困难,而且会随时让两国联军钻上漏洞,导致宋军无功而返。
斡特剌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或者是无心犯下的这个致命错误。
王巨先后让种师道与刘昌祚的兵马返回陕西路,又调动了中右路一些骑兵,潜向庆州延州,不过这三路兵马依然从灵武大道折回去的。
但开始不是王巨有意这么做的,而是地形所迫,自西夏静州河对岸,顺着古长城,也有一条道路,并且是近道,直达盐州。
然而这条道路严重缺少水源,有河,名叫苦水河,又叫苦水河,蒙古人占领这里时,改名为都斯图河,意思是似油的河,河水似油……
其实原来这条河不算小,河宽最大处能达接近一百米,不过它经过了许多盐泽地区,又因为水土恶化,这一地区干旱少雨,蒸发严重,于是河水中的水份少,盐份与各种矿物含量高,是水,但不能喝。不过因为有了水份,沿途水草倒也丰美,树木繁茂,同时也有一些水井,可供少量灌溉与饮用。
如果带上一些备用的饮水,大军走这条道还是不存在问题的,关健这条道上的白池城、铁门关,仍有一部分西夏驻兵,这些关卡地势险恶,只要将宋军阻止三四天,因为饮水的问题,宋军就不得不自己儿撤回去了。
没有必要这么折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