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乐极生悲(5 / 11)
……
实际宋辽之战,他几乎没有参与了,但他手头的事务可不少,现在整个西北可以说完全催毁了,是百废,但没有俱兴。
得让它兴!
另外王巨还做了几件事。
耶律大悲奴出兵,辽道宗亲临云州,王巨就知道大局已定了。
山后兵力抽调一空,宋军有备而去,必势如破竹,不是辽国只有二十万兵马,但其他地区的兵力已经来不及调集支援了。
于是王巨置路,河套分为河套北路与河套南路,置九原、五原、黑山二军一州,不管有多少百姓,先将编制置起来。河套南路同样置二军一州,河清军重新改为胜州,金肃军改为榆林军,宁边州改为武都军,取的都是古代各朝郡州之名,不过位置不一样了。
夏州到盐州一带置为灵夏东路,灵州到兴庆府黄河两岸置为灵夏西路。河西走廊则划分河西东路,兰、凉、甘三州,河西西路,肃、瓜、沙三州。
余下编制还是一个样,湟州那边的湟州路,河州那边的熙河路,以及原来的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府麟路与永兴军路。
也就是与原来的打算相比,又额外划出数路,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考虑。
第一种就是这一带面积太大了,人口虽然不多,但地域之广,多少还出忽了王巨意料,如果南北河套划为一路,首州在北河套,南河套有警来不及救援,划在南河套,北河套有警也来不及救援,也就是不能合理的利用好手中的兵力。象河西走廊那边更明显,从沙州到兰州得有多远哪?
其次朝廷听从了王巨建议,恢复了宋初时的制度,缘边州军还是由武将来控制,也用文臣来处理政务,但不是让他们掣肘各州军主将的,而是配合武将的,弥补武将之短的。
同时朝廷又采纳了王巨意见,于缘边地区广设边军,一是节约军费,二是培养一批能打的士兵,三是缘边始终能保持一定的兵力。
给了武将更多的实权,又拥有了许多军队,就有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现在一切为二了,管辖范围缩小,也意味着兵力减少一半,十万人有想法,五万兵马敢不敢有想法?
也多少让朝廷会安心。
整个西北让王巨生生捣鼓成十四个路,书奏到了朝堂,几名宰相哭笑不得。
但王巨说得有道理,朝廷不安心,武将能放手吗?那么还是让武将成为傀儡,进退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