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满为患(2 / 4)
他一有了主意,立刻跟凤瑄商量起来。
凤瑄一听他的想法,脸上的笑意顿时加深:“陛下果真英明,这样的法子,可是连臣都没想到。”
高子辛被他夸得一阵得意,觉得事不宜迟,干脆直接命人拟旨,宣召那些还在等通知的倒霉蛋入京。
这道旨意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了,都在猜测高子辛这次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就连负责彻查水坝一案的三位辅政大臣,都忍不住跑来找高子辛询问。
高子辛的理由十分正当,直接堵得三人说不出话来:“三位爱卿莫非忘了?朕要建藏文馆,而宫中藏书,以及那些募捐而来的书籍都要经过仔细校验,重新修录,这工程量有多大,三位爱卿莫非以为光是凭借着那帮翰林就能完成?朕可没那么多时间等。那些候选士子学问都还不错,想必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高子辛直接拿这事来堵他们的嘴,别说三位辅政大臣,就是其他朝官也不敢再反对了。文臣们巴不得藏文馆早点建起来,惠及天下读书人,武将们就更不会开口了,他们或许不会作文章,可他们又不是傻子!
修建藏文馆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要是跳出来阻止,还不得被天下人给骂死?
于是这件事很顺利地进展了下去,不仅如此,高子辛还特意找了借口,安排人出了一套套专业题,以便考教那些士子的办事能力。
不少正窝在家里等通知的士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激动了,他们都等得绝望了,哪知道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
虽说圣旨中并未言明让他们进京干什么,可既是天子宣召,怎么可能是坏事?
于是,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收拾起包袱赶往京城了。就算是家里穷的,也有的是人上赶着送盘缠,就是看好他们日后能飞黄腾达,提前结个善缘。
高子辛给了一个月的期限,不管多远,总能赶到了。期限一到,还没来的人,自然就没资格了。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士子们陆续从各地赶来,几乎把京城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正好就在这时,内造局的制墨工匠们已经赶制了一批油墨出来,书也印了不少。高子辛干脆叫来钱弼,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书局开了。
钱弼现在对高子辛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听开书局,立刻跟高子辛保证,三天内他就把铺子给安排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