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裴炎之危(2 / 3)
松了一口气——在一帮大臣中终于找到支持者了,于是她顺坡下驴,道:“不错!裴炎确有逆心,把他抓起来!”
随着权臣裴炎锒铛入狱,朝廷内又是炸开了锅,又分成两党,一派支持栗太后说裴炎的的确确有谋反的心思,一派就当然支持裴炎说裴炎绝不可能谋反,这一派人多势众,还有两个宰相领头啊!宰相上书栗太后为裴炎求情,栗太后便道:“裴炎早有反心,只是尔等不知啊。”只是栗太后说是说了却没有拿出证据来,大臣们又纷纷上书,口气也也更为强硬——若裴炎反,则臣等必反!
栗太后道:“我知道裴炎反,知道卿等不反。”这个回答相当有意思,把裴炎和其他大臣分了开来。随即不知道那里蹦出个人来上奏说,民间流传一个谶语: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这个谶语可了不得,这是个字谜,一片火两片火和在一起上下一个火不就是炎字吗?绯衣小儿当殿坐,一个衣字上面一个非不就是裴吗?小儿为子,当殿坐——皇帝才能坐在大殿上啊!
这句谶语,意思就是说裴炎要当皇帝啊!随后这人又拿出一封信,信上只写了两个字——“青鵝”「注」,大臣们看了纷纷不懂,栗太后看了,却黑了脸色,刚才那句谶语用了拼字法,这个“青鵝”用的可是更为高明的拆字法啊。
——青,上下分离可以写做“十二月”,鵝,左右上下同时拆分那可就是“我自与”啊,意思是说十二月我就要动手了!这封信是给谁的呢?告密的官员自言是他从裴炎给扬州通信的信使手里截到的。并且他又说出来一个众人都无法反驳的事实——薛仲章之所以去扬州那是受了他的舅舅宰相裴炎和命令去联络去了。
这些证据一摆出来,尤其是最后一条,曾经风光无限的宰相的裴炎谋反罪名确认,栗太后下令将裴炎按谋反罪处死,并且株连九族!
栗太后为何要如此斩草除根对待自己的合作伙伴呢?那是因为在裴炎逼宫之后她在青云宫反复思索得出来一个结论——裴炎和她合作的理由被破坏了,不存在了。之前裴炎在初次废掉太子李贤,杀掉李敏时,他为了栗太后办事不如说他是在为了他的野心办事儿,裴炎他想当权臣,想当皇帝底下的第一号人物,可是李贤李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十分强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恰巧这两个人也是栗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两个人联合到了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利益目标。
而现在呢,裴炎觉得,李沐足够懦弱仁慈可以满足他当权臣的条件了,而且李沐是栗太后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