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明堂明堂(2 / 3)
份上来说是栗太后的姑婆婆,一个七十多岁的姑婆婆跑到六十多岁的侄儿媳妇跟前儿要认侄儿媳妇当干妈,姿态放的很低了,所以栗太后笑纳了,道:“你既然为我女儿,我就给你改了封号吧,你不是叫千金公主吗?那就改成延安公主吧,你认了我做娘,你以后肯定会长安绵延。”就是这么一群人在这次的宗室铲除运动中活了下来。
虽然他们姓李,可是已经不是什么威胁了。接下来栗太后按部就班的祭洛水、受宝图,而且第一次用上了皇帝才能用的冠冕,这时候,栗太后的用意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回望过去,她除淑妃替皇后,利用各个心怀野心的大臣废李贤除李敏幽李沐,接着又结束了想当强权臣的裴炎的命,而后又清除宗室之中可能有威胁的子弟,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堵在她当皇帝的道路上了。可是,天下真的会接受一个女人如此大逆不道的走上一个男人的路呢?栗太后一想到这里,就只能开始抬高她的身份。
——第一件事,就是修筑明堂。
明堂,是记载在《周礼》中十分神圣的建筑物,相传名堂上可同天下可达人,按照《周礼》记载天子就是应该正步于明堂,所有的国家大事都应该在明堂里举行才是,因为是记载在儒家经典里面所以流传很广,百姓们都认可这明堂和天子的关系。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不就是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由此可见百姓们都认为天子坐在明堂里面才会特别得到人们认可。
可是,这个明堂并没有真正被建造过,也没有哪个天子真真正正在明堂里面办过公——明堂的房样子失传了,但是仍然有许多皇帝想建造起明堂享受享受“天子坐明堂”的感觉,就比如栗太后的丈夫高宗李哲,他在位时请了一大批儒士商量这明堂该如何建造,可是人太多你一言我一语,这些儒生把皇帝李哲都给耗死了还淹没在口水战里没有确定下来明堂的样子呢!栗太后吸取了她丈夫的失败经验,只纠结了北门学士来商量决定。
北门学士是栗太后还是皇后时候建立的私人班子用来分割宰相势力的。这些北门学士以领会领导意图办事干脆利落著称,知道栗太后的心思,他们明白这个明堂不需要多么遵循儒家经典,这个明堂只要足够气派足够富丽堂皇就足够了,于是北门学士就尽快拿出来明堂的草稿。栗太后便让和尚情夫薛怀义当总监工来主持维修这个明堂。
就像十月怀胎生产一样,明堂也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被薛怀义和一众劳动力给孕育出来了,这个明堂当真是巍峨耸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