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修学堂(2 / 6)
赶紧离开了。少奶奶想做的事没有哪一样不成功,她说行就一定行,自己要相信她。
修房子,娇娘一笑,是的,这次又修房子,临山溪边她要修一排学堂。要想富,先修路,而娇娘,更想让脑子富起来。家里一年之间就多了四个小孩子,整个水口山镇都没有一个学堂,她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修学堂好,修学堂好!”谭生跟在朱木匠身后转了几圈了,从选址到整个构建过程全程看过,激动得语无伦次。
“少奶奶,学堂都修这么多吗?”阿生想着知府里也就腾了一个小院子做学堂,两个夫子而已。而娇娘这学堂一修就是八间屋子,连韩风小宝一共也就六个孩子,一人一间都够用了,少不得还要请几个夫子了。
“做事儿眼光得看长远一点,以后说不定还不够用呢!”娇娘对旁边的谭生道:“先生,一般来说,一个夫子可以同时教几个孩子?”娇娘知道在现代一些穷山村,一个代课老师同时教六个年纪,一个年纪的孩子也就一两人。这古代的夫子也是多面手,年龄高低各不同,却同时可以管好几个孩子的。
“这个问题不好说,孩子要因材因施,看他是不是做学问的料”谭生看了一眼娇娘,这个女人不简单啊,孩子还不到一岁就修学堂了,而且,还说八间屋子的学堂可能不够用,这是要准备生多少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能寄于过高的厚望了。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别以后说自己无能就好:“老夫才疏学浅,启蒙还行,等到做学问要考科举,少奶奶就得另寻名师了!”先说断后不乱,三岁小儿教给我就行,至于你的孩子能不能科举出仕那就不是我能主宰的了。
“确实也是!”因材施教,简简单单几个字,做起来很难。哪怕世人推崇的张夫子,他其实也没做到这一点。徐渭根本就不是做学问的料,反而对经商营销很有一套,却一味的打他的手心让他死记硬背,甚至请家长,结果有何用呢。娇娘对谭生很尊重,是因为这人不会夸夸其谈,也不会屈腰献媚,读书人的清高是有的,做人的厚道实在也有:“谭先生,我想等这个学堂修好后,不仅我王家的子弟可学,整个水口山村的孩子愿意的都可以来学,按照这种想法,还得请多少位先生?”
“少奶奶是要大办学堂?”学堂也不是没人办。比如张夫子的林荫学堂,在整个昌州都是有名的;大户人家的家学;有些秀才开办的私塾等等,娇娘是一介女流之辈,却有这种想法,让谭生好生诧异。
“也算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