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经济崩溃(4 / 12)
目的的哦!所以说,只要能赚钱,公同是商品,产品是商品,更加不用说,什么国家国界了,对我们来说,只有赚钱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约森很认真的点着头,赵东明发现,犹太商人好在一点,不论他们现在是亿万富豪,或者是一个贫穷的孩子。他们都对于这些东西,从小就有所接触。也许,这是造成他们成为商业民族的根本吧。
中国这次金融崩溃之后,从新洗牌,未来的走向将会怎么样呢。郑家上台,是肯定的了,虽然都他妈的是一路货色,不过从郑人来看,他老爹应该还是干点实事的。
自己应该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呢?中国,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巴西呢?
巴西是一个遥远的国家,上帝偏爱的国度。她拥有无尽的自然资源:绵延的森林,丰富的石油和铁矿,更有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世界第一大河。巴西又是一个大国,她拥有8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12.8亿人口,是当之无愧的南美洲乃至南半球第一大国。从空中俯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其城市规划犹如一架飞机,展翅欲飞,承载着巴西人腾飞的希望。
曾几何时,从巴西利亚速度到巴西现象,巴西的腾飞令世界感叹,巴西人曾自豪地宣称已脱离第三世界的苦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这一点中国还是聪明的,如果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的人当领导人,赵东明相信自己恐怕也只有远远的躲开的份了)。2500亿美元的外债建设了巴西现代化的首都,连接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进口替代政策使众多的跨国公同把总装的最后一道工序搬到了巴西。巴西人住上了楼房,购买了汽车,为人均4000美元而兴奋。巴西人用上了德国大众、美国福特的汽车,荷兰飞利浦、日本索尼的电视,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的牙膏,喝上了美国可口可乐、法国达能的饮料,吃上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快餐,巴西人还在家乐福和沃尔玛购买着各式各样的“洋牌子”商品。
然而,在经历了十年高速成长之后,等待巴西人民的却是更长时间的停滞。巴西人均GDP跌落至2200美元,再次陷入第三世界的深渊。巴西起飞的步伐变得如此沉重,拉美神话犹如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一条依赖外资的现代化之路使巴西进入了虚幻的繁荣时代。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却并未形成。仅仅十年间,巴西的工业乃至流通命脉已完全由外资所控制。一个如巴西这般的大国,如果只有桑巴舞、足球和狂欢节,而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民族流通业,经济腾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