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从头再来(11 / 12)
国家也怕人才外流,找到了赵东明商量,赵东明急忙解释,部分人才是需要的。但是他们将会永远是中国的公民,新建的城市并没有国界。
只要是你符合要求,谁都可以去发展去定居,当然,随着城市的建造,各种规则也会慢慢的定出来。
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人怕政治怕这个怕那个,就是让之前的事情给吓怕了。所以,就是明知道赚钱,甚至有的你就是把钱给他们,他们都不敢要。
就是在那种年代,只要敢干就能赚钱的年代,先干的人都发了。
后来,才形成了一股改革开放的浪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代。当这次事件发生,到赵东明跟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新计划的时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将会是又一次的机会。
经过了这么多年,人们的思想早就已经开放了,对于新生事务的接受能力之快,都让人吃惊,情绪高涨热情空前。
因为与日本方面在药物方面,赚取了大量的资金,本来打算要往后拖一拖的工程,也都同时启动。国家经过了一次动乱,本来恢复的时候,就是生机勃勃。
现在加上非洲,还有秦风集团的大规模基础投资建设,让全国上下更是火热。
就业率不但没有再下降,反而上升。因为使用了智能卡,所以刚开始很多的人失业了。
幸好这个问题能及时解决,国内的局势,平稳告诉的发展。
有人已经开始预测,这将会是中国的再次腾飞,不过这个预测说起来还是早了点。但是,经历过的人们,却绝对不会吝啬他们的语言。
赵东明这段时间,还做了很多调整,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集团内部进行调整。因为现有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集团了。
根据现在的情况,赵东明请了很多人,研究集团的各种问题。不过,这个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因为一个完善的制度,需要无数人去探索。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最开始定立的制度,能看出来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集团的奖罚措施制度更加完善,选拔提拔人才制度,也都有了一个体系。
经过了研究,所有人都同意,秦风集团将建一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最高的宗旨,不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为了秦风集团培养人才。
同时秦风集团内部职工家属的子女,在里边可以得到各种优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