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调研也是毫无问题(2 / 3)
怎么样的。对了,你们家就你一个人在吗?”
老人道:“就我一个人在家,孩子们都去城里务工了,等到下午下班才会回来。不过比起以前,这也好多了,以前他们都在外省务工,一年也就能够回来一两次,现在每天都可以回家,不仅可以照顾孩子,我有个身体不舒服什么的,也有孩子在身边照顾。”
“能够不去外地务工赚钱,在家门口都能够找到工作,看来你们这个地反的经济发展不错呢。”赵总理微微笑着说道,他的话是很有条理姓的,就是在绕着弯子套话呢。
傅国盛等人都明白,但是都只能站在一边不能说话,心里期望这个老人不要乱说话。
老人道:“经济发展啥的我不懂,不过我听我儿子和儿媳说,他们现在的工资都不低呢,比起在外省去务工的收入不差多少,不过好处却更多了,离家更近,更方便照顾家里。”
赵总理笑着道:“不错,这还真不错,能够就近务工,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这个真不错。”
就在这时,一辆电瓶车由远至近,很快停在了晒坝里,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从电瓶车上下来,看见一大群人在自己晒坝里,他连忙大声问道:“把这些是什么人啊?怎么到我们家来了?”
老人大声道:“二狗子,你喊什么,是赵总理来咱们家了。”
“赵总理?!”年轻人瞪大了眼睛,然后快步走了过来,看见真的是赵总理来到了自己家,他大声道:“赵总理,真的是您啊!”
赵总理微微笑着:“你就是老人家的儿子吧?是在县城务工?”
年轻人点头道:“嗯,我就是在县城务工,我妻子也在县城务工,今天因为忘带手机了,所以就回家来拿手机,却没有想到遇到您了,真是好运气啊。”
听见年轻人这么说,大家都呵呵笑了起来。
“在县城务工的收入怎么样啊?比起在外地打工怎么?”赵总理笑着问道。
年轻人道:“在县城务工的收入比起在外省打工的收入要少一些,不过离家近,可以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长期在外地务工毕竟不是长久之道,毕竟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如果一直在外,不能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这总是不行的。所以得知家里也有了很多工厂,我和妻子就回来了,有很多人跟我一起打工的人都想跟着回来了。”
“看来你们县里是给你们办了一些好事啊。”赵总理笑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