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往事(4 / 4)
书冲了回来,全是古书。再以后他便几乎不出门,安心的教我古书上的东西。后来我知道这套书叫《道藏》,里面收集了道家相传几千年来所有的典籍,《易经》大家是知道的,那便是开篇之首。道家出了不少经天纬地的人物,悬梁锥股的苏秦阅《太公兵法》连横六国,张良得《素书》助刘邦开汉,还有孙子那也是道家的人物,这都是谋略长短之学。也有不少方术炼丹化气,还有神仙人物的白日飞升之法。是不是真的那就不清楚了,总之《道藏》共一万七千多卷那是全部收齐。
可惜这不成气的疯道士,找回来的书全是说阴阳五行,画符点金,炼气还虚,长生不老的,没一本是正经。我见过他练功有时候还会吞化过的金子,甚至水银,虽然他像个没事的人,但我是怎么都不肯的。那个土豆恶心了我二十几年,他吃的东西我是再没兴趣了。而且虽然小,但这些我知道是不能吃的。
不过我对阴阳五行的兴趣却很足,小时候听人说有些得道仙人,遇上事用手一掐便吃结果,羡慕的不得了。后来知道,其实就是把八卦排在指头的八个指节上,然后依卦象来定。有固定的口诀,没有基本的知识,旁人是不懂的,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一般人起卦都是手里握三个铜钱,摇动之后扔下来,有字的一面叫“交”,没有字的为“背”,共摇六次。然后从下自上以每次“背”的数量来画卦,一个卦有六爻,每爻依“背”的多少来定阴阳,动静。再配上天干,地支,神杀,六亲便可知凶吉。后来又学四注也就是,依出生的年月日时,配上天干地支,加起来共八个字也叫“八字”。
当然,一切的开发都源于“万经之首”的《易经》,《易经》是部宇宙运行的规律法则,中国的天文历法便是从这里面而来。刚开始《易经》就是个“阴阳鱼”,后来周文王加上了八个卦象叫《周易》,同时还有《归藏易》,《连山易》只是后来都失传了,现在基本以《周易》为本。再后来又变成六十四个卦,反正历史上有名的人都研究它,没研究出来什么明堂或者研究出来不说也有可能,所谓“闲坐小轩读易经,不知秋去已多时。”用在推算个人命运上着实都是小道,我不学无术,也没亲人教导,无奈在江湖飘荡。众人不能学我。
(注:《易经》的历史发展笔者只是一略而过,主要目的还是讲故事,不实不全之处万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