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军中定奇策(7 / 11)
李煜好色昏庸,但是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急难攻克。这样看来,我们不如留着北汉,让他去消耗辽国。先下荆、潭之地,然后直击蜀国,再下南唐。总体战略叫做先南后北。”
赵匡胤鼓掌大笑:“妙计!石贤弟,这位刘兄弟,果然是个人才。此言正合我意。”
刘羽轩脸一红,心说:“惭愧!惭愧!这一次瞎掰,总算过关。”
只听赵匡胤道:“荆、潭之地,属于南方。国小兵弱,可以先行征讨。”
赵普接口道:“前些日子,潭州少主周保权向我们借兵,以抵抗衡州刺史张文表入侵。不如我们卖个顺水人情,来个假途灭虢,如何?”
赵匡胤笑道:“如此一来,省力多多。我们可以同时进攻后蜀了。我坐镇中原,牵制南唐、北汉乃至辽朝。让王全斌主攻后蜀,你们看如何?”
这时,赵光义忽然言道:
“大哥!王全斌驻军前营,未曾进帐,是否派人传信于他。”
赵匡胤沉吟半晌,问道:
“他前营兵马共有多少?”
赵光义立刻回答:
“骑兵五千,步兵三万。”
赵匡胤一皱眉“蜀乃大国,虽然衰弱,底气尤存。以前,孟知祥在世之时,光精锐就不下七万。这些兵马,如何攻得下?”
赵光义不慌不忙,回答道:
“大哥,不用担心。我们在蜀国有一内应,就在孟昶身边,直入军政核心。他们的情况,我了如指掌。我们只消派刘光义出兵策应,不出半年,蜀地可定。”
赵匡胤问道:“二弟,此人是谁?攻击之时,他会否有危险?”
赵光义笑道:“不会。现在,大敌当前,人多嘴杂,我不能透露,日后自然知晓。他聪明多计,绝不会有危险的。”
赵匡胤大笑:“好,好!今日定下夺蜀之策,望诸位多加努力,为我大宋开疆拓土。”
众将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誓死效忠。”
赵匡胤看了看刘羽轩,问道:“小兄弟,我派你随王全斌同入蜀中,如何?”
刘羽轩大吃一惊,心中不迭声地叫苦:
“哎,我真多事,明明对于行军打仗一窍不通,却还骑虎难下了。”
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赵匡胤转问石守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