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迷案(中)(1 / 4)
李凤山被气得瞠耳结舌,不知所措,见了糊涂至此的官宦子弟,身居高位多年,居然连做什么都没弄清楚,真是岂有此理。石元佑虽然无能,并不仗势欺人,与下属和睦,也不受贿,有酒有肉,自安之若素,故而也不招人厌烦。既有吃肉喝酒之特长,日常便代李凤山陪客,李凤山省却应酬,也乐得回府相伴公主。于是便忍了石元佑,不与其计较。现下朝鲜使节前来呈贡,兹事体大,事关国体,马虎不得,若派石元佑出迎,没的弄出笑话不说,不懂规矩,招致误会,便失了国体。当下只得提了梨花枪,和右少卿马元旺率随从一百,前往山海关迎接。
山海关古称榆关,明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关内有总兵秦宝和镇守。海河君李津乃朝鲜国王庶子,虽然不是嫡出,但颇得国王宠爱,故而派其前来大明献贡,可见其地位在诸王子中,颇不一般。李津武功不俗,师从随行参将朴实圭,朴实圭乃朝鲜刀法名家,武功出众,指导朝鲜诸王子武艺。尤其正尉李芳元,乃军中武林高手,曾打遍朝鲜全国八道无敌手。二人随李津前来,一是保驾随行,瞻仰大明皇帝天威;二在国中,久闻侠义盟主伊愿武功天下第一,震得东瀛天圣武士丰泽行在泰山擂上不敢出刀,也有想向其比试之意。
李凤山早早在山海关前等候,按路程计算,李津应于一个时辰前到达山海关,可过去两个时辰,却不见一名朝鲜人。李凤山心下疑惑,便和山海关总兵秦宝和言明蹊跷之处。秦宝和虽是武将,却心细如发,沉思片刻,说道:“李大人,朝鲜王子定是遇到麻烦,你就在关前等候,不要走开,我即刻率兵前去查看。”秦宝和当下领了五百轻骑,出了山海关,向东行去。李凤山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就在山海关前恭候。
又等了两个时辰,秦宝和也不见回转。李凤山顿觉形势不妙,嘱马元旺领部属回京报信,自己一人前去探查。李凤山纵马前驱,行了三十余里,此时天色渐暗,晚风中闻得血腥味。李凤山武功高强,虽然做了鸿胪寺卿,但日日勤练不辍,比之辽东大战时,武功更是精进了不少,已直追李破冰当年。风中带腥,说明前面必定经过激战,死伤甚众。李凤山当下跳下马来,运起轻功,无声无息,向前面疾驰。
又行了三四里,来到一山谷中,却见数百官兵,尽皆惨死,秦宝和胸口中了一刀,伤及心房,早已死去多时。李凤山执枪向谷中行走,却见满地的异族装扮之朝鲜使者,齐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