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阪比武(下)(2 / 5)
,十丈内飞沙走石,狂风大作,受剑气所阻,人皆不能靠前。打了七百余合,不分胜负。伊愿哈哈大笑,突然虚晃一剑,跳出战团,执礼道:“前辈剑法高明,晚辈不是敌手,咱们就此别过,他日有缘,再来相会。”
中川珠润叹道:“我已年迈,再战下去,必不是王爷敌手,若是能年青三十年,必不致败在王爷手下。英王爷虽然年少,却谦和厚道,实是人中俊杰,大明股肱。还望王爷能与贵国皇帝沟通,望大明能与我国,永息干戈,结万世友好。”伊愿道:“多谢前辈指教,晚辈也有此愿,只是不知太意下如何?”丰臣秀吉见中川珠润已表明求和之意,不便拂逆,只得悻悻道:“中川先生之意,甚合本太之心,望英王回去告之明皇,两国从此休战,永结万世之好。”
伊愿道:“多谢太,咱们就此别过,他日再来拜会。”众人一番打斗,此时天色大明,中川珠润威望极高,日本果然依言而行,小西如安送伊愿和等人来到海边,又送到船上,便回转复命。丰臣秀吉见了伊愿武功,已知侵朝必然失败,当下忧虑日增,竟然卧床不起,两年后撒手西归。留下一首辞世歌: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一代枭雄临死方悟:侵略朝鲜如同朝露凋零消逝,真是让人唏嘘感叹。
却说张合武镇守汉城,数日不见日军有何动静,这一日正和柳成龙商议汉城周边诸城布防,却得探子急报,日军分三路,向汉城攻来。水军一路,陆军分为左右两路。左路军以宇喜多秀家为主将,小西行长为先锋,率军四万九千余人,沿宜宁、晋州一线,向全罗道挺进,意图攻取南原。右路军以毛利辉元为主将,以加藤清正为先锋,率军六万四千余名,沿密阳、大丘一线,向全罗道挺进,意图攻取全州。此时在汉城附近的联军不多,且伊愿前往日本和谈,日军有全撤出朝鲜之意,故而防守并不森严。左路日军遂连克泗川、南海、光州,最后兵锋直指南原。南原守军坚守了数日,终于寡不敌众,被日军攻破。日军攻破南原,也伤亡惨重,恼羞成怒之下,屠城一日,残暴与倭寇无异。明将陈望愚镇守全州,兵少不敌,只得弃城而去,加藤清正的右路军拿下空城全州。之后日军又分别攻陷黄石山、金州、公州等地,汉城的屏障尽失,危如累卵。
李舜臣重整朝鲜水军,不在闲山岛旧址重建,而将基地扎在全罗道最西南端的右水营中。在鸣梁和珍岛碧波亭之间,有一道狭窄而水流湍急的海峡,名叫“鸣梁海峡”。 藤堂高虎在得知朝鲜水军的情报后,派出大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