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高廷赞面圣进忠言宋(2 / 4)
他又问:“卿在乡下常看书吗?”高廷赞答:“抽空在看。”神宗问他都看些什么书?高廷赞答道:“无非孙子兵法,人臣之道。”
神宗问:“卿以为,为君治国者,当以何道img为先?”
高廷赞起身下拜,奏道:“臣以为,为君者要任人唯贤,赏罚严明。查办贪官污吏,关心民之所求,得民心者得天下。”
神宗又问:“为君者,何为明?”高廷赞答:“昔日,唐太宗也曾问过魏征这个问题。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圣主明君,要鼓励畅所欲言、直言进谏。兼听,才不至被奸佞蒙骗......”
神宗再问:“为君者,还有什么当借鉴的?”高廷赞道:“臣以为,首要的是: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信”一动摇,社稷则不稳。信可归结为“德”,无信即缺德也。道德教化,是社稷安稳之本。以“德”教化人们,使人们知荣晓耻,才能培养出廉耻之心,提高自身素质,以“德”为行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就自然会减少犯罪。百姓才得安居乐业,社稷才能安稳进步。圣上垂恩下问,微臣不敢不剖心沥胆,直言于君前。望陛下恕罪!”低头下拜。
神宗笑道:“卿能倾赤胆,献忠心,何罪之有?更何况你我有亲缘关系,自小莫逆。快快平身,朕还有话问你。”高廷赞谢恩归座。
神宗道:“眼下内阁有缺。朕欲令侍郎吕椿,入阁为参知政事,卿以为如何?”
高廷赞听皇上问及人事安排之事,略显难色。
神宗道:“只你我君臣在此,不必顾虑,有话直讲。”高廷赞道:“臣与吕椿接触不多,但有所耳闻。他为人心胸狭窄,忌贤妒能,谦和机变,表里不一。对上阿谀奉迎;对下刻薄刁钻......总结起来,就是缺乏真诚与厚道。”
神宗没料到高廷赞竟然如此评价他的爱卿,怏怏说道:“哦......是这样......。”
高廷赞奏道:“臣以为,陛下不宜过早提拔他,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何不派他去做些事情,以观察他的能力和态度。”
神宗又问道:“卿认为何人入阁较为合适?”高廷赞回奏道:“臣以为,翰林学士寇俦仙忠正廉明,慷慨无私,博学多才,口碑颇好。首选之人,非他莫属。”
神宗道:“也有道理,待朕思之......卿一路鞍马劳乏,给假一月,回府歇息,待朕有召,再进宫朝见。”高廷赞谢毕出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