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公堂上书写辩词(2 / 3)
怎能共灭敌寇,平定北番!”
苏公秉道:“你既说不出宋四受何人指使,本院如何提审?现在圣上见你拒不招供,盛怒之下,要本院速明此案。大人又无法证明自身清白,纵然死于杖下,也不过是千古的疑案。你纵有冰心赤胆,谁能替你表白?若依我说,不如明哲保身,低首下心,从头至尾,从昔至今,沥血招承。”最后这二十个字,一字一顿,说的很有分量。继续说道:“写一篇口供,本院也好替你回奏,免受皮肉之苦......你就认了吧!”
宁佐道:“高大人,苏大人所言有理,你招了吧,何必受皮肉之苦!”
高廷赞明白了苏公秉的意思,说道:“我明白了,愿招。供词甚多,请赐长纸、笔砚。我要从头至尾,写的清清楚楚,以免让大人为难。”
宁佐高兴地说道:“就叫他写吧!”
苏公秉吩咐衙役给高廷赞松了刑具。让书吏把笔、墨、纸拿给高廷赞。
衙役们给高廷赞松了绑,把纸和笔、墨、砚放在他身旁。
高廷赞坐在地上,把纸铺在膝上,握笔写“供”。
宁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高廷赞写完。把食指咬破,按一血印说道:“口供写完,拿去吧!”
衙役接过口供,送到案前。苏公秉接在手。宁佐把椅子挪近,伸着脖子和苏公秉同看。因眼花看不清楚,只得放弃。
苏公秉满意的说道:“老公公,请快速拿去面圣吧!学生候旨就是了。”
镇国府内郑昆正和家人说话。郑宁下马,奔向父亲叫爹。跪下放声大哭。
郑昆吃惊地细端详对方,认出儿子,说道:“是我儿郑宁?”郑宁点头称是。郑昆问道:“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千岁呢?”郑宁道:“一言难尽,回房去说吧!”
高梦鸾在伏夫人房中喝茶。
郑昆拉着痛哭的郑宁进来。伏夫人与高梦鸾大惊。郑宁跪在伏夫人面前。伏夫人吃惊道:“这是......”郑昆道:“这是我儿子郑宁。”郑宁泣不成声地道:“太太,老爷他......”伏夫人、高梦鸾惊问:“老爷怎么样?”郑宁道:“我与老爷奉召,回到京城......老爷就被捉到御史衙门审讯去了。”
高梦鸾问为了什么?郑宁道:“雁门关一个马兵,丢了马,不敢回营。到京城诬告老爷通敌谋反......”高梦鸾道:“难道就听这小人的一面之词,而轻意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