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偿愿(2 / 15)
到离开福州城十余里后,封紫玉问道:“戚将军,我们这么急着赶路去广东干什么呢?”戚继光笑道:“如今江浙、闽粤境内的倭寇基本肃清,唯有大盗吴平盘踞在广东海域上的南澳岛,我此次就是要联合广东的俞将军,拔出这最后一颗钉子!”
李荷轻声说道:“听闻将军一生以平息南疆倭寇为志,看来将军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戚继光拂须笑道:“李姑娘说的没错啊,所以我才这么急着去广东。”龙吟平试探的问道:“戚大哥,不知道等东南平定之后,大哥有什么打算呢?”
戚继光摇头道:“是啊,此战之后东南倭寇之乱便可彻底平定,我的宿愿也可以完成,至于以后还是要看朝廷的安排,估计还会在福建总兵这个位子上待一段时间。”龙吟平继续问道:“大哥毕竟也算是武林中人,大哥没有想过辞官在江湖中闯荡?”戚继光微微笑道:“我乃是官宦世家出生,自大明开国一来我家屡世为官,再说江湖中有几位兄弟这样的人那还有我的空间!”
“哈哈!”陈竣笑着转移话题问道,“元敬兄,不知道这次战役是否轻松呢?”戚继光寻思道:“南澳岛的地势险峻,只有正面一条路可以进攻,料想不会十分轻易,不然以俞将军之能不会在半月之期毫无建树。”
龙吟平道:“子放也是久闻俞将军大名,可惜一直未得机会相见,此次一定要好好请教啊!”戚继光满脸含笑道:“子放兄弟有所不知,俞将军在功夫上的造诣也颇深,我还曾向他学习过棒法!”陈竣道:“俞将军棒法有当时第一之称在下也是久仰,不过元敬兄精通各种武器,尤其是枪法更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这个在下倒是奇怪。”
戚继光大笑道:“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及我的一位过世的故友,反正一路闲来无事我也就告诉你们。”戚继光接着道:“我的这位故友名字是唐顺之,世人都称呼他唐荆川,几位想必没有听说过,不过他确实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儒,并且熟知军事也和倭寇交过手,那还是我刚到浙江不久的事情,当时我任职宁绍台参军,刚值我训练新军,荆川兄当时在兵部当值任兵部职方司郎中,他正好来浙江视察,我早就听说这位唐大人不仅文采出众而且枪法也非常精妙。于是在空闲时我便前去拜访,荆川兄知道我的来意后也不拒绝,最后我就败在荆川兄的枪下,我们一见如故,本来荆川兄长我二十余岁但他却与我结为忘年之交,并把他毕生所学的枪法悉数传授于我,还在临走之际把他自己所著的《兵》送给我,我才根据此书的记载创出了鸳鸯阵和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