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燕雀衔枝筑春梦(9 / 11)
天峰。只可惜这些地方与那八句诗句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沾不上边,白白浪费了十天时光之余,三人“士气”也大受打击。
孙武清把那诗句在脑中转了个“稀烂”,深思熟虑了一晚,最终拿定主意,顺着那“罗带青丝”去找,一直攀至顶峰,或许有意外收获也未可知。
次日,三人千辛万苦爬至那“罗带青丝”之巅,居高临下,只觉四周万里景物尽收于眼内。阿年饱览一遍美景,觉得心满意足,又见仍然发现不到那些诗句所述的迹象,转身正想走回去,忽闻武清失声呼叫着,却见他指着远处丛林解释说:“看到远处那片树林上的烟雾没有?那就是‘青龙见尾不见首’的迹象了!”
这时连阿智也明白过来,却见阿年仍茫然不解之样,一面用手比划着一面说道:“那绿树譬如青龙,而云雾盖在树林上方,这样一下子把树顶上‘乱八七糟’的东西遮住便看不见了,只能看见树身以下的,便是只见树尾而不见树顶了!”他因心情激动, 竟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七糟”。
阿年这时笑骂道:“这要跑上他妈的什么‘青丝’顶峰,才瞧得出‘葫芦里买的药’!不对!应该是才闻得出‘树林上放的屁’才对!这几天亏我们还糊里糊涂四处跑,却原来是‘踏破臭鞋无觅处,得来费尽功夫’。”
武清这时笑道:“按你这样说,原来这冤枉路还得要走的!”三人大笑不已。
三人回至土坡,收拾行装,又摘了十多袋山楂,预足七八天的食粮,扛起“武器”,向那雾林“进军”。费了足足大半天时间,才走至“雾林”,并非因为路长远,而是因这一程:荆棘载途,泥石绊脚,滑坡陡峭。
三人在“雾林”四处探察了一番,却是:茫茫林木,无头无绪;一番辛苦,石沉大海,无处诉!又道:天色已蒙蒙,美景奈何天。一声哀鸿归,飘落何枝栖。
夜里长空乌云散布,即使身在山区郊外,也不至于温度突降而生寒。
武清一时想起“嫦娥”多在晚上出其“闺门”,若然躬身静候于其“裙下”,或可得其“指示”亦未可知。如此一想,便是拼着挨饿之苦也要找出“嫦娥显灵”之迹象。
望着天空时隐时现的月亮,一直向前走,三人也不知徒步了多久,更不知自己此时身在何处,实在挨不住了,这才席地而坐,稍微歇息一下。武清和阿年去找干柴,以便点着可以照看四周环境;阿智卸下行装,随地坐着闭目养神。阿年边走边抬头望着月光,只见月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