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销魂不负白首约(5 / 9)
清答应着,洗了脸便往门外走。他顺着田间漫无目的地踱去,远见文兰妈拿着扇与斌儿在树底下乘凉,不由走近他们跟前。两人发觉后招呼他坐下,于是他便坐在两人身边,谈了几句闲话。这时武清才看清楚了妈的面容,觉得似乎比自己回来见面时憔悴沧桑多了,一时明白了爸妈这几天不常来跟自己照面的用心,不由双手把妈抱紧了。
午间用过饭后,武清想到文兰坟墓前再看看,拿了几块隔心包和一瓶糯米酒便往山走去。这两样东西都是文兰生平最爱。这隔心包是用面粉参上黄糖,里面放些红豆包成的;这红豆又名相思豆。诗句有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文兰生前曾出言称赞过隔心包:“隔心包平平,相思豆盈盈。”说的是这隔心包虽然是“其貌不扬”,但其“心中”之相思豆,恰恰寄寓了情人相思之意,包含着两情的心心相印。然而,不看这隔心包外表还好,看了便会让人心生轻视之意,品尝之心便大打折扣;出人意料的是,一旦咬开那层毫不吸引人的外皮,洞晓其“内心”惊喜之余,也尝到相思豆那份“款款情深”之香甜。所以文兰又美其名曰“灵犀包”,喻为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而这糯米酒是文兰生前最赞赏的美酒,还说人间一切佳酿皆不如一滴糯米酒来得清醇香甜,沁人心脾。她从不贪杯酗酒,更喝不惯其它酒。一家团聚时必定拿出酝酿已久的糯米酒小酌一杯。她常说糯米酒:“香甜醉不浓,花醺两颊红。”又说,“醉后贪杯不如无,借酒消愁醒还愁。香甜醉人人不醉,正是人间糯米酒。”“不易醉,香有余”便是她独钟于此酒的最主要原因了。
武清在爱妻坟前敬了几杯酒后,便挨着石碑坐了下来,正自沉思,不想后面一人声响起:“文兰有你这样爱他的老公,也走得安心了!”武清猛地回头一看,只见荣晓正笑着走来。
武清站起来,向荣晓点头打招呼,以示礼貌。荣晓在文兰墓前拜了三拜后,站在一旁凝视着石碑前的地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武清见了问道:“‘师兄’有什么事吗?qi-奇书不防直说。”荣晓干咳了两下,说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有件琐屑事想请教一下‘师兄’。”他从怀里摸出一本书说,“不知道这本书‘师兄’你还记得不?”
武清接过书翻了几翻,当翻到其中一页,看得特别仔细,脸色却不由一变。荣晓紧张问道:“怎么?你记起了没有?”武清合上书交还给他,望着远处叹了口气说:“你这本书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