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边缘江湖 第七章 花女大会(1 / 7)
洛阳城距离南宫世家仅十余里,李笑天与南宫品兄妹三人慢马徐行了半个时辰左右,已赶到洛阳城。
洛阳位于豫西。北依邙山、大河,南望洛河、伊河,西据秦岭、潼关之险,东靠虎牢、黑石之固,自古为中原逐鹿之地。
洛阳最初名为郏邑,源自邙山。自周以来,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唐、后梁、后唐,先后九个王朝建都于此,素有“九朝故都”之称。而伊、洛、涧、黄等河溪,流经其间,又有“十府通衢”之称。
洛阳之称,始见于先代典籍,西汉刘向所整编的《战国策》中有“苏秦过洛阳”之记载。
洛阳城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其间。由于洛阳地处水运陆运发达之地,又是重要军事要地,所以历代中央和地方政权都对洛阳的经营十分重视。
虽然当朝经济已是南倾之势,但昔日“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洛阳仍是富商巨贾云集、方家名流毕至之地。
实际上,洛阳不仅商业发达,而且也是驰名天下的众多文坛大儒迭出之地。历代都是文人荟萃,群贤毕集。因此,自古就有“洛阳富雄才”之说。
另外,洛阳不仅是军政要地、商业中枢、名流辈出之所,也是天下盛传已久的花城。其实,洛阳园林之多,也为天下人称颂。自魏以来,洛阳花木园囿之盛,已殊为世人称道。“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名园重洛阳”便是美誉之辞。
时至今日,洛阳虽比近都城开封,但其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丝毫没有被开封的光华所掩盖。“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曾处于九个皇朝的中心,见证了它们的兴衰成败,同时也刻画了人世浮沉、沧海桑田的变迁。
可以说,时至今朝,洛阳在历史中的每一页,都是一幅书写着让后人足以缅怀和警醒的历史沉浮的画卷。
因此,每年来洛阳的慕古思贤、凭吊古迹之辈,不知凡几。文人墨客、大家名流自是此辈中主流,而不少江湖武林人物,也不有后士林文客,竟相出入洛阳。
而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上清宫、关林等古刹名景圣地,更吸引了世人将更多的眼球投向洛阳。
大约从北魏太和五年始,花城洛阳每隔两年举行一次为时三日的“洛阳花会”。花会三日即是一年中的四月十五、十六和十七。
虽然洛阳花会会期仅三天,但其在会期前后所影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