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天之乐章 第九章 五气凝实(1 / 7)
峨嵋山高约千丈,山势雄伟,奇峻耸拔,林木葱茏,秀色如海,以雄秀之姿傲视于川蜀之地,为方圆千里内最大的禅宗圣地。
遥看峨嵋山,云政雾缭绕,变化万千,山势婀娜多姿,大小峨峰犹如两道画眉,相对而立,飘渺玄秘,雄伟险峭。
主峰万佛顶高插云端,伏虎寺、清音阁和牛心寺的钟声穿过层层云雾,响彻深谷暗涧,清音佛唱,低沉庄严,令人心平气和。
相传,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此,蒲公回头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后者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象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嵋山就渐成普贤菩萨的道场。
又有一说,前晋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依据诸多传说,以后历代建寺修庙,均以普贤为心中佛,公认峨嵋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除了禅宗在峨嵋建下数十寺庙外,道家宗派也在此修建庙观。千人洞是道教凌虚第七洞天遗迹,十字洞传为吕纯阳剑划而成……
据说,峨嵋金顶有“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在金顶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云平铺之时,阳光照在云层上,可见明亮艳丽的五彩光环。
僧人称之为“佛光”,据说影入佛光可获吉祥,故名金顶祥光。云海是峨嵋金顶的另一奇观。每当晴空万里,深谷雾起,弥漫于睹光岩前,越积越厚,一望无涯。
峨嵋山顶部诸峰在茫茫云海中犹如孤岛,如空中无风,云面似镜,寂静无声,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如遇风起,云海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非常壮观。
而在月黑风清之夜,岩下幽谷中有时可以看到一种神秘的圣灯,犹如来自冥间的幽灵,展示着峨嵋山的玄妙神奇。
四日后五更时分,月牙在西边即将坠去,东边的黎明还没有来临,整个天空被清淡的月光映照着,峨嵋山的轮廓在清月中显得虚无缥缈。
李笑天、武穆雷和杜伯阳等人终于赶到了峨嵋山,仰视着眼前的庞让大物,他们顿时被雄秀幻绝的奇妙景象所吸引,心中的沉重也因为注意力的转移,而陷入短暂的神游当中。
月下看峨嵋,心境自然不同,并不是每个武林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李太白曾作《峨眉山月歌》,诗曰:“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