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7 / 7)
公孙长打开看时,原来是一张都御史文告,曰:
乱臣贼子朱宸濠,系皇亲贵胄,世袭王爵,历沐皇恩,然其狼子野心日盛,不思回报皇恩且罢,竟觊觎宝鼎,欲猕猴而冠,行谋逆大罪。今者仅为一己之私,不顾黎民苍生,涂炭生灵,公然妄动干戈,与天下为敌。余王守仁枉为赣湘都御史,徒看奸王误国害民而手无兵卒,有灭贼之志,无平贼之力,余心好恨,好无奈。常于深夜扪心而问,既为朝廷子民,且食君禄,既不能为君解忧,为民除害,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上?不若系带于高粱,悬头颅于其上,或以头抢地,死以谢君恩,表心迹。然痛定思痛,余死则死耳,余身之死于朝廷何益也?于天下何益也?不若抛却一腔热血,奋起杀贼,或可有讨贼灭贼之希望。若果真如此,即便余头颅滚于沟池,热血洒于沙场而无憾矣。遂文告江南诸地,我有良知之正统子民,皆应以大义为重,群起讨贼,护家卫国,成就忠义。各地都御史行署即为新兵营招募处,凡大明子民皆可前去,组成勤王之师,诛杀乱臣贼子朱宸濠及其党羽,捍卫正统,成就天下。
文告落款是赣湘都御史王守仁,加盖都御史大印。
如此文告一出,众人哗然,议论纷纷。早先只是紫薇宫人声称上官子婉如何欲霸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