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部分(5 / 6)
最缺的就是水,她料定公孙长必不识水性,是故今朝在平江上邂逅,真动起手来,自己势必稳操胜券。若果侥幸杀死或活捉公孙长,自己岂非在紫薇宫大露其脸?
这就是夏三娘的如意算盘。
然而还有她算不到的,公孙长虽居身大漠,却亦去过冰山雪地,有冰有雪,还会缺水?
非但公孙长熟识水性,那南海一蛟吴友良或吴海平,抑或是北海渔者南宫赞充其量不过是在常温水下生存,若真遇上冰水未必就还灵光。
然则公孙长却一定能行,他能在天山的冰水下生存十二个时辰而无性命之忧。
这夏三娘如何得知?
“如此,在下先在这里恭贺夏镇护了”,公孙长笑了。
这边对峙,那刚过去的官船竟也停了下来。
不错,这官船上的乘客就是赣湘都御史王守仁。
宁王造反,江南震动,大批官员明哲保身,不敢出头。事发突然,北京尚未派员前来,整个一混乱局面。
此时,负责赣湘军务的都御史王守仁,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向全国发出讨逆檄文,倡导有识之士征伐逆贼。
他在江南多个地方设置都御史行署,招募士勇,欲成勤王之师,对抗宁王。
这一日,王御史带三五随从乘船到宁州城西侦探,之后欲到昌平镇行署组建新军。
昌平镇在宁州城西,平江以南。王御史沿平江逆流西行,正行间,后边有十条木船跟过来,越跟越紧,到后来干脆一边追一边大嚷:“活捉王守仁”!
王御史是文官,外出侦看只带几个所从,此情此景,哪里敢怠慢?虽然到了昌平渡,亦不敢停靠,只得硬着头皮向西疾驶。
完全一个漫无目的,这王御史心里急,却也无计可施:自己是文人,又无兵无卒,怎敌国身后这些虎狼之人?没办法,跑吧,能跑多远是多远,听天由命吧。
是呀,王御史总不能停下来,引颈就戮,任人宰割吧。
不料这无奈之举竟闯出一条活路不说,还大受其益。
过昌平渡五十余里,眼看就要追上来了,王御史心说“吾命休矣”。正唏嘘时,上游驶来的两条船拦住追兵。王御史不明就里,亦不肯离去,索性停船观看究竟。
一看之下,心里甚慰,这两条船中坐的皆是佩刀挂剑的武林中人,看架势和追兵好有一拼。虽然敌我不明,他们拦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