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5 / 6)
守仁,左首监军杨天一,次之宁州知府伍文定,继之乃新军总兵李如山和各级军曹。右首公孙长,依次为观心道长,曹劲松,唐四维,沙通海,程天力,齐如豹,一点眉,萧汉章,吴海平和方重业等。
王御史把众英豪引荐给同僚,众人见礼已毕。
“日前,探马来报,奸王叛军顺江而下,经安庆府时,遭到安庆府守军骂阵,奸王遂停止行军,攻打安庆城,至今已有数日,目前仍在酣战。本官今召集各位同僚和众位侠士,乃就目前形势问计列位,望不吝赐教”。
“毋庸商量,叛军正攻打安庆,勤王之师既成,李总兵就该挥师东进,与逆贼决战安庆”,杨监军首先发话。
“杨大人言之有理,御史大人何不发兵,顺江而至安庆,速解安庆之围”?部分军曹支持杨天一。
“不妥”!知府伍文定道,“叛军六七万人,我部万余人,如何决战”?
“那我们就在此闲聊,坐视安庆失守,任叛军攻取南京不成”?杨天一急道。
“当然不能”,御史大人扫视大厅说道,“敌我力量悬殊,只可智取而不可强攻”。
“王御史久食君之禄,深受君王之恩,奈何君父急需之时,却裹足不前巧言推诿”?杨天一追问。
“杨大人此言有失公允,且不说王大人自奸王叛逆以来如何操劳王事,就目下情势而论,敌众我寡,就是敢去安庆亦于事无补。此距安庆数百里,我部皆新兵,尚不习水战,就是单单在江中晃荡数日,亦难以适应,如何作战”?伍文定反问。
“这个本官不管,本官且知道王命所在,应不计生死,奋力杀敌,消灭叛军,为君父解忧才是正理。如若有谁胆敢借故剿贼不力,怠于王事者,本官定会秉公而论,在当今面前弹劾于他”。
“杨大人!伍知府和在座同僚,甚至江湖豪侠,知奸王行逆以来,不顾家人和自身安危,连日来强忍舟车劳顿,四处奔走,招募士勇,筹集军需,没有片刻延误,何人何地看到何人有所懈怠,不妨当面讲来,老夫自会以律度惩之,何必待日后烦劳圣上”?王御史显然生气了。
“下官不过听到叛军围攻安庆心里着急罢了”,杨天一狡辩。
“难道我等数日来就消闲自在心里舒坦吗”?王御史反问一句再不理会杨天一,向公孙长问,“各位侠士有何高见”?
“山野草民,岂有高见,谨遵王大人吩咐就是”,公孙长抱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