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以荣为忧(3 / 5)
么意外的表现,只是淡淡道:“与往常相同罢了。”
武则天轻轻一叹,从一堆奏章中抽出个折子来递给太平公主道:“这是驸马的奏章,却是第二次上表了,你自己看罢。”
太平公主捧着奏章,看到抬头便是“右卫将军、特进司礼卿、左散骑常侍武攸暨启上”而没有带上“安定郡王”的封号,字迹再熟悉不过,却是武攸暨的亲笔,不由得念道:臣闻富贵者,易象谓之崇高;满盈者,至人诫其颠覆。臣在非次,久冒殊恩,所以辍寝思危,废食怀惧。嫌疑之极,载陈前表,备沥中诚之诉,实非外饰之词。而圣鉴未回,宠章仍旧,戴岳之重,何惮力疲?阽原之隍,日忧身坠。臣某中谢。臣虽学业惭敦史,而涂听前言:尸位者必会短期,冒荣者难为长守,岂有外戚尚主,异姓封王?男皆公侯,女食郡县,佩服五等,辉耀一门,汤沐山河,家逾万户,耕夫织妇,凡有几人?役彼有劳之人,供臣无亿之用,纵蒙圣心垂假,其如神理不容。自先后临朝,攀荣已久,圣皇纂极,沐泽惟新。自古迄今,如臣流辈,苟进者速祸,勇退者获全。且王者的以强弱枝。为藩作屏,封必李氏,无阙汉章。伏乞陛下降河渚之姻,感渭阳之族,赐臣躯命,永守蒸尝,得同昆季之流,望舍郡王之号。臣以日为岁,以荣为忧,希回三舍之光,允臣万死之请。无任冒之至。
(以上表文乃是史实。感叹一个,原来武氏诸王也并非全都像武三思、武承嗣这些代表人物一样,想必像武攸暨这样因为武家骤然上位而忧心忡忡的人更多吧)
太平公主心道:“这个武攸暨,吾素知你胆小,可也不用到什么‘以日为岁、以荣为忧’的地步吧。哼,却是哗众取宠。你武家少一个多一个又能怎地,生生死死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还怕哪天母亲离了朝堂,我太平儿保不住你么?”想来想去,竟然越来越愤恨起来。
武则天见太平公主看完了表文便不出声,等了一下,却见她脸上现出了一丝怒容,还以为她是在怪武攸暨不愿承圣恩才如此表现,心道:“不管怎样,毕竟太子已经回来,日后也是李氏掌权,驸马非要辞,便遂了他的愿望,叫他安心些便罢。毕竟……毕竟是太平儿的夫婿啊。”长吁短叹了一会,见太平公主还没回过神来,便自顾自地起身入内去了。
太平公主想完了事情,这才省起进宫来还要说说相王的事情呢,却见武则天已经不见了,不由得在心里怪自己存不下事情。不过相王要辞司徒的位子,这事本也不那么好说呢。今日见了驸马的表文,写的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