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宫密议(2 / 5)
起身施礼道:“陛下,是统御万乘的皇帝么?”
武则天略一思索,正色道:“然也,朕乃弥勒转世,非但是大周朝的皇帝,还是自古以来少有,可直追先皇的明君呢。”
上官婉儿道:“不知陛下是何品级?三品?二品?还是当朝一品呢?”
武则天疑惑道:“朕岂非说过了,朕是皇帝啊,何分什么品级?哈!好了,还是朕的婉儿最会说话,朕不生气啦……天下事啊,自然天下人一起来烦心。”
上官婉儿是聪明人,见武则天已经不生气了,自己任务完成,便一个字都不再说,帮着小太监整理了龙案,继续咬着嘴唇干自己的活计,她的工作除了管理后宫诸多事务外,还要对门下省呈上的次要一级公文进行预读审阅,品出来其中的意思之后草拟意见然后呈上武则天。大唐到大周以来,官员尽职尽责,少有荒谬不堪的奏折呈上,所以她也就是剩下提取奏章主干的工作了,时不时从各种事务中看出其他的端倪,这样遭遇经年不多。不过武则天喜欢上官婉儿的才干,经常邀她一起办公,两人各办各事,上官婉儿是一堆奏疏看完,不管自己感觉怎样都照样票拟,是“拟行”还是罗列几条简明的理由之后“拟不行”都一样夹在奏折之中转交,只有看出奏章中还可能有其他意思的会在过后直接提醒武则天。
而武则天则不同,奏章到了她手上便是最后决定,许多问题需要商量,或者问一问其他人的意见,于是上官婉儿在身旁的时候便方便多,时不时停下来问她一句,听听意见,两人都不是笨人,对方一句话都能立刻听出几百上千字的意思来,于是这样的讨论渐渐成了制度,只有两个人都拿不定主意或者就算拿定了主意还是需要做样子的事情之外,别的事务便无须提交廷议了。当然,很多折子是不能交到上官婉儿手中的,门下省的官儿也不笨,区分的十分清楚,所以武则天手中要么是有了上官婉儿票拟的,要么是直接收到的紧急、重大和十分微妙的奏折以及百官上奏的密折。
上官婉儿见武则天不再发怒,便继续工作,等下手头这些折子处理完毕便自顾自地喊来太监帮忙摆放到该去的位置,然后向武则天告辞,回了后宫,武则天也由着她去,反正需要她的时候也得随叫随到。
上官婉儿上了辇,从明堂去了后宫,方才回到她的本职尚宫局,便有一堆太监女官围了上来。原来上官婉儿自己的规矩,未免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着各宫、监、司、局自己处理自己的事,需要她这实际掌管尚宫局的昭仪下决定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