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5 / 5)
象知道大周将兴,上天已降下祥瑞之兆,他们秉承天意前来觐见皇帝。这样的效果自然比他自己推荐上去的更好,否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你武三思这老小子又是找来稀奇古怪的东西说祥瑞,又是找来道士给朝廷供奉,你到底想干啥?武三思可不是笨人,现在不说道士是自己找来的,那么就是冲着武则天自己来的呗,说起功劳还是他武三思先找到了绿牡丹,不然何来祥瑞?所以武则天一定对他的看法更好。
再者说,道士来洛阳,那不是武三思可以决定的事情,为什么?武三思死了儿子,人家道士也没得好处啊,来帮他的帮,还搭进去好几个人,仙都派来调查是肯定的。既然来了,日后为了调查洞真子的去向,不定干出点什么事体来,武三思很是担心,所以干脆借着这个由头把一切都推给祥瑞之兆去,是最稳妥的做法了。
武则天哪知道自己侄子这会儿想啥呢,她也就是一时兴起来看看日蚀。其实武则天心里,对于做个女皇帝这件事,当初也是十分没底儿的,这一点从十几年前她一直不歇气儿的换年号这个行为就可以看出来,她一直努力地想证明自己是这个国家唯一掌权的人物,年号说换就换,也不等过年,那阵子用不上一年的年号多了去了。
现在,她的年纪也大了,对于自己的地位也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
在这些年来的政治斗争中,武则天学会了用“妥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拥护李氏的臣子最多、势力最大嘛,她扶持了武氏亲族N多年,也没能积攒起足以和李氏抗衡的群众基础,她也就放弃了,后来再看见某地管理举报说当地百姓还是说国朝是“大唐”的消息她已经付之一笑了。
大唐的天下,终究还是大唐的天下啊!
武则天在心里叹了口气。太子召回来了,李氏的大唐朝自己已经决定还回去了,该清闲一阵了吧?朕老了啊……
正胡思乱想间,忽然发现未时已经到了,可是天上却还没出现半点月蚀的迹象呢?武则天不由得有些纳闷。
就在武则天和下面的百官眯着眼睛向天上梭巡的时候,忽然异象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