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无尽落寞(2 / 7)
使用的轰炸机,乌克兰那边的十几架图-160和西部集群的图-22m,他是早就伙同当局偷偷摸摸地拆解掉连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运回了国内的。
但是,这些还不够。李路需要图-22m和图-160的生产线,尤其是图-160的。而生产制造图-160的就是这个喀山飞机厂,同时它还生产图-22m,甚至图-204运输机。
所有生产图-160需要的生产线、技术工人等等,全都能在喀山飞机厂找到。
问题是,三哥屡试不爽的美元加暴力的洗劫方式,到了喀山飞机厂这边,却不奏效了。根源在喀山飞机厂厂长加利利夫斯基和喀山守备团团长谢尔盖。前者是五十多的半老头,后者是四十多的中年人。这俩货个人之间没啥交集,主要是因为职位。
守备团实际上的任务是保护喀山的喀山飞机厂,你来我往的,就有了交集。
关键在于,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这两人,是典型的死硬派。
给美金不要,找上级来吓唬不管用。现在的俄罗斯,上面根本管不了下面。连克格勃出马都没威慑力——人家谢尔盖手里的守备团说是守备部队,实际上是能和近卫军相比的精锐部队,而且这个谢尔盖还是特种部队出身,手里有一支上百人的侦察连,那可是妥妥的特种兵。
养兵是要钱的,大量的钱的。多少拥兵重将无不是因为上面断了军费,而最终屈服在李路的美元攻势下。独独这个谢尔盖,他不缺钱,他爹有个油田……
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都是那种“信仰坚定”的战士,他们认为喀山飞机厂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属于国家的,不能私下进行买卖。
刘小光实际上是早就到了这边,不仅是他,军刀团过来了一半的人,包括前不久已经确定进入军刀团的谢东流。
之前考虑到军刀团里面缺少一个擅长外交的人,谢东流就进入了李路的视线。他是情报部的外派特工,以华新社记者的掩护身份工作,又是在本港那边,接触面广,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经验丰富。后来进入101大队,又丰富了他的特种部队经验。来充当这个军刀团外交官的角色是再适合不过了。
以至于谢东流被李路带到苏联之后,不久后101大队就宣布他执行任务过程中牺牲了。和军刀团里的每一位成员一样,他的档案也被列入了a级国家机密。
谢东流是驶出了浑身解数,都搞不定加利利夫斯基。后来去找谢尔盖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