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天候突变(4 / 4)
后进入斯克诺季夫镇,折向东之后,在斯克诺季夫的东北侧,从a山脉和b山脉的后半段之间的山谷穿过,此时方向是东北,大约五公里后,才能回到正东的方向上。
也就是说,远东铁路在进入斯克诺季夫地区之后,因为a山脉和b山脉的走向,不得不跟着山脉的走向做了一个全长约为15公里的v型路线。
在斯克诺季夫镇的南面,是地形复杂的茫茫的雪地高原。别说装甲部队,就是山地步兵部队,在这里也很难完成作战任务。
所以,俄军第32摩步师要增援第3近卫步兵师,就必须沿着远东铁路穿过斯克诺季夫镇,没有第二条路。
曹阳刚把营指挥所设在斯克诺季夫火车站,恰好是在v字形的底部。他所想的是,如果前沿阵地崩溃了,那么就依靠火车站的坚固建筑物作为核心堡垒,在这里阻击俄军。
所以,他在这里放了两个战斗排。
在a山脉和b山脉的后半段两侧高地,分别有一个战斗排,他们构筑的阵地的阻击方向是正东。也就是说,这两个排的阻击对象并非俄军第32摩步师,而是斯科沃罗季诺方向的第3近卫步兵师。
他们的任务就是扎死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退路,他们所在的高地分别是a2高地和b2高地。
从当前态势看,第二营面临的情况是非常清楚了的。
实际上,他们要面对第32摩步师和第3近卫步兵师的夹攻。
以一个营的兵力担负这样的任务,李路的脑子秀逗了吗?
显然没有。
斯克诺季夫的地形,根本展不开更多的部队,东西两个山口非常险要,防御一方无法布置更多的兵力,进攻一方也无法同时展开更多的部队。而作为补充手段,李路是命令了第2战斗机联队的恶棍机群把支援重点放在这里的。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气象条件的限制,所有固定翼战机无法升空作战。
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曹阳刚利用斯克诺季夫火车站闲置的一个火车头,作为沟通东西两端前沿阵地的工具。
曹阳刚显然没有想到,当他看到那节火车头突然萌生而且去实施的这个想法,让第二营得以在俄军的第一波猛攻之中,顽强地支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