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要敢于跳出框框(2 / 3)
会议上抛出这个计划来,可以预想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就连梁卫国也无法反驳,毕竟这样的做法,对于大学城来说也是不无裨益,不但不会对大学城的建设造成阻挠,而且还会促进大学城的成熟,为入驻大学城的教师和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学子们提供更为周到方便的生活服务。不但如此,对于很大一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看重大学园区文化氛围,从而落户松台,从而进一步促进松台区的繁荣。
这样的结果,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简直是一举多得。
鲁海强这几天心里堆积的所有阴霾都一扫而空,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点头叹道:“难怪古人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算是真正了解了这句话的涵义。真是没有想到韩总的目光如此独到,敢于跳出框框看清事情的本质,这一点,尤其是需要我们这些父母官好好学习。唉,坐在上面的时间多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基层接触,往往只能透过别人的口述言说来分析,眼光未免就会局限。黄区长,我看以后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都有必要象今天这样,邀请如韩总和金总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参与研讨,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路子不会偏移,才能真正地为群众办实事。”
韩易不禁叹服,这鲁国强还真的是典型的官员,就这么一件事,都能让他抒发出这么多的大道理来。不过对于鲁海强所言的政府决策需要征求民间人士建议的事,韩易还是比较认可,毕竟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颁布,往往都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生活,适当的慎重非常必要。
虽然韩易对鲁海强的话有些不以为然,黄国诚却是听得连连点头,还拿出随身的笔记本把鲁海强的话给记了下来。
对于黄国诚的动作,在座的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小题大做。黄国诚从松台镇书记的位置上时就和鲁海强联系颇深,如今作为松台区里最为靠后的一名副市长,更是要紧跟鲁海强的线路而行,就算鲁海强现在还只是区里的二把手,但是黄国诚的眼光看得更深,梁卫国都已经五十出头了,而鲁海强现在才刚过了四十五,发展前景自然不一样。
再者来说,鲁海强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关注民生愿意做些实事的领导,不管这是出于他的本意,还是想依靠以此积累升迁的政绩,但是总是有老百姓能因此受益,这也是黄国诚愿意靠近鲁海强的一个原因之一。
无时不刻领会和执行领导的思想决策,总是下级向领导紧密靠拢的第一要素。
根本性的问题既然已经解决,办公室里的气氛便开始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