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发展之道(2 / 3)
批文,在那个刚开放的年代,全民计划经济刚刚转型之时,很多事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某些领域的批文自然是不能随便开放。众所周知,在那个时代,如果能够拿到某个领域第一手的批文,就可以很轻易地赚个盆满钵满,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许多高官子弟就是靠这个轻易地挖到第一桶金,而后再转型,办起各种实体,从而成就各种商业帝国。
而进入九十年代,这个门路开始转换,变成了土地资源,包括当时南海和北海的开发热,都是如此。商品经济发展到商品房产的年代,土地在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必然更加增值,这是高层的人早就可以预见的,他们的消息来源更加全面,也更加准确。
罗海江的背景不简单,对此类事当然也是耳熟能睹,驾轻就熟了,当然了,罗海江现在有了博思科技这个庞然大物在,自然是不再屑于搞这种花路,但是罗海江没兴趣,并不代表他不可以照顾身边的人,尤其是韩易这样关系亲密的小师弟。
土地转让,可以让韩易和金大牙两人轻松地赚到一大笔,不过相对于长远的发展,细水长流,韩易经过细致考量,和金大牙商议之后,取得了共识,决定还是走土地开发这条道路,毕竟这才是正道,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那种转手打太极推手的事只能是偶尔为之。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拍卖之后应付的这一亿三千多万的土地款嘉义地产并没有一次性地全部付清。实际上,嘉义地产所付出的仅仅是先期的四千来万。
按照国内房地产开发通常的套路和规矩,嘉义地产也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付清全额,而是根据松台区政府对地产开发的支持政策,首期只要支付百分之四十,而剩余的百分之六十,则是按照合同条款在两年内付清。
百分之四十,也就是意味着嘉义地产先期只要拿出四千多万就可以拥有整个土地的所有权,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嘉义地产的资金压力。
也即是说,嘉义地产拿出了四千万,只是短短的九个多月的时间,便获利将近两千来万,其利润差不多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说是非常的惊人。但是韩易和金大牙仔细算计,如果能够把这两块地全部成功开发,他们所能赚取的利润可就远远不止这两千万,而是两千万的好几倍,如果操作得当,把握时机,就算是赚上个十倍或者十几倍也不是个难事。
两者相较,孰轻孰重,韩易和金大牙当然分得清楚,所不同的是,这样操作的话,后续所要做的工作就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