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赶超的机会(2 / 8)
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数据报的简单方法,使用户通过电话线和modem能方便地接入tcp/ip网络。
ppp(point_to_point_protocol)协议是一种有效的点到点通信协议,解决了slip存在的上述问题,即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ipx等),支持动态分配的ip地址;并且ppp帧中设置了校验字段,因而ppp在网络接口层上具有差错检验能力。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还有dhcp服务。
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
、token_、x.25、frame_relay、hdlc、ppp、atm等。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网络层关系到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网络层从物理上来讲一般分布地域宽广,从逻辑上来讲功能复杂,因此是osi模型中面向数据通信的下三层(也即通信子网)中最为复杂也最关键的一层。
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第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第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